责无旁贷的贷意思是指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出自: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传》。
原文:总督程_采为守土之臣,责无旁贷。
释义:总督程_采为保守的我,应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示例:这件重要的事情你必须责无旁贷的去完成。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当仁不让意思是指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主动承担起来,而不推让。
出自:后汉书《卷三五.曹褒传》。
原文: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当仁不让,吾何辞哉!
释义:大臣依据义显你,竭尽忠心显示主,行之美的。当仁不让,我怎么能拒绝呢!
示例:每当遇到困难的事情,他总是当仁不让冲在最前面。
2、义不容辞意思是指为了道义、大局,不能推辞。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八回》。
原文: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释义:子敬有恩于刘备,他说必须从;而且刘备既然是东吴的女婿,也为了道义、大局,不能推辞。
示例: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堪旁贷者再无一人。”
【译文】: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以外,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近义词】: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匹夫有责、在所不辞
【反义词】:敬敏不谢、敬谢不敏、置身事外、推三阻四
扩展资料:
责无旁贷的近义词
1、义不容辞
【解释】: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译文】:承蒙姑丈大度,小婿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2、当仁不让
【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孔子·论语《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以仁为任,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3、匹夫有责
【解释】: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译文】:保护国家,每个人不封贵贱,每个人都有责任。
责无旁贷的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多用于指自己应当做的不可推卸的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例句:想要祖国更加繁荣,我们责无旁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当仁不让 [ dāng rén bù ràng ]
释义:遇到该做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引证释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当仁不让。”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
责无旁贷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解释】: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堪旁贷者再无一人。”
【示例】: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的任务。
【近义词】:义不容辞、当仁不让、在所不辞
【反义词】:推三阻四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