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是大雄宝殿 供奉的一般有释迦牟尼 阿弥陀佛 观音弥勒 文殊普贤 地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字的总称。大致地说,殿是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处所,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其名称,或按所供奉的主要神佛而定,或按其用途而定。
中国的建筑一般是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寺院的配置也是如此。由南往北看,主要建筑大致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可能还有藏经阁。这些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区常集中在中轴线左侧(东侧),包括僧房、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职事堂(库房)、茶堂(接待室)等。”旅馆区”则常设在中轴线右侧(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是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是门脸儿;大雄宝殿为一组,是主体建筑。有此二者方可称“寺”。有些小庙,特别是观音庵之类的尼庙,只有一个小院落,正房中置佛像或观音像,人住两厢。那只可算是“庵”。
附加建筑则品种较多,各寺可按情况自由配备。
主殿通常是叫大雄宝殿,一般供奉佛祖释迦牟尼,有的是法身像,有的则是供横或者竖三世佛,横三世是“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中间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竖三世佛则是“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严格说应该是弥勒菩萨)”。
常见的供佛、菩萨等像的非主要殿堂(相对于大雄宝殿而言),有专供菩萨的观音殿、文殊殿、三大士殿、地藏殿,还有药师殿等,多作为东西配殿(大殿或法堂的配殿),或在中轴线东西侧另辟小院。有些寺院有罗汉堂。这些都是带点独立性的建筑单位。
按类分,则有:
一、附属佛殿:常见的为药师殿。内供药师佛,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旁列药师十二神将,他们常与十二支属相相配。此外,唐宋辽金古刹常单设密宗系统的毗卢殿,主尊为毗卢遮那佛。此种殿常盖咸几层通贯以便绕层巡礼的楼阁式。
二、菩萨殿:常见的是观音殿和地藏殿。
观音殿中供观音大士,左右近侍为善财童子和龙女。两壁有“观音三十二应身”,即观音为适应不同布道化人需要而显现之三十二种化身。
地藏殿中供地藏王菩萨。常供的是他的中国传说中的化身——朝鲜王子金乔觉,作僧装。胁侍为九华山山主闵氏父子。陪塑常有十殿阎王等像。
三大士殿则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分居左右。此外,单供文殊的文殊殿也不少,普贤殿则相对地少得多。
三、罗汉堂:纯粹中国化的、最富人情昧的殿堂。常建成“田”字、“卍”字等形。中塑五百罗汉,可由艺术家自由发挥意匠创造。如北京碧云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的罗汉堂都各具特色。
四、关帝庙:完全汉化的殿堂,中供关帝,关平与周仓侍立。想来是供关帝在伽蓝殿或大雄宝殿值班后休息的私邸。
五、戒坛:一组独立建筑,自成格局。一般在戒坛殿前另立一个小山门殿,以示从此进入即受戒得解脱入空门之意。中供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的优波离,故又称“优波离殿”。
生活区内有方丈、茶堂、斋堂、云会堂、“禅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