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后期,东方六国打不过秦国,为何不学习秦国变法?

2025-02-01 21:48: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其实并不是东方六国不想变法,而是他们其实已经进行了变法,只不过秦国的变法效果更加明显,而其他六国的变法的成效并没有那么好。

其实,造成这种原因的人就是当时秦国变法的领袖商鞅。我们知道在商鞅所处的那个时期,正是战国刚刚开始的时期。那个时候各个诸侯国之间都想要通过变法来加强自己的实力。向齐国楚国魏国这样本来就实力非常强劲的诸侯国,希望通过变法来使自己的实力更加强大,进而统一全国。而是像秦国这样本来实力非常弱小的边陲小国来说,其变法目的就是为了在那个大争之世不被时代的潮流所吞没。

然而让全天下人没有想到的是,秦国进行的变法不仅没有是秦国在那个大争之世彻底灭亡,反而是秦国一跃成为了战国七雄中实力最为强劲的霸主,其实力强大到其他六国联合起来也无法与秦国抗衡。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商鞅这个人。

其实商鞅变法和其他国家的变法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商鞅采用的是法家的思想来进行变法。那个时候法家的思想还并没有普及,在战国七雄中自有认可度的思想学说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

然而问题在于,儒家思想适合在和平年代治理国家,其需要的发展周期非常长,见效非常慢,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治国思想,那是因为当时处于和平年代,汉朝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外来危机,然而战国时期就不同了,战国时候的诸侯国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敌对国家的侵略,因此儒家这种剑桥慢的思想并不适合于当时的情况。而法家就不一样了,法家通过法治来治国,通过法律来约束国人的行为,同时也通过法律来保证军人的军功利益。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国民的积极性,使得国家在短时间内实力大增。

回答2:

因为其他的6个国家在这条道路上是不可能持久的,国内的很多人都反对这样的措施,所以一直执行不下去。

回答3:

因为每一个国家当时的国情都是不一样的,秦国的变法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国家,因此东方六国学习不了秦国

回答4:

因为他们要学也来不及了,变法不是一两年就能看到效果的,秦国也是经过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