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杭州养老机构滨江绿康阳光家园新来了14名年轻“住户”。表面上看,作为“住户”,他们每月只需支付300元就能住进30平方米的“标间”;但实际上,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作为养老院招募来的志愿者,每月要完成20小时的助老志愿服务。
老人住在养老院里,有一群老伙计相互陪伴,当然比在家里热闹些,因为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的年轻人都忙着工作、求学,白天往往不在家。但是养老院也有养老院的问题,比如老人想学着玩些高科技的新鲜玩意儿,就不太容易找到老师,毕竟,养老院的工作人员有限,恐怕大部分时候都忙着干活,陪老人聊天、玩耍的时间不多。
而养老院里招募一些年轻住客,则会带来更多的活力与快乐。年轻人陪着老人聊聊天,教老人玩玩微信、智能手机,可以让老人不至于和社会、时代脱节。而且从相关报道来看,目前实施此项措施的杭州那个养老机构对于年轻住户的选择是很认真的,其中一些人往往具有书法、绘画技能,可以给感兴趣的老人当老师。当然,年轻住户的比例控制和管理都要跟上,否则喜欢熬夜的年轻人和早睡早起的老人之间难保不会因为“时差”而互相影响。
与此同时,年轻人只要每月完成20小时的助老志愿服务,就可以每月只支付300元房租,这也大大缓解了房租带给年轻人的压力。据报道,在杭州滨江区同等地段,租一间房子的价格约为2000元,这其中的差价不小。
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此前,就曾有报道说在国外一些地方可以“预存”志愿服务,也就是年轻的时候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自己岁数大了可以免费享受别人的服务。而今年4月《武汉晚报》报道说,武昌也开始建立一种“时间银行”的模式——年轻或身体健康的中老年志愿者,将志愿服务时间存入各自账户,自己需要服务或年老需要帮助时,可从账户中提取积累的志愿服务时间并兑换成相应的服务,以此实现互助养老。此外,志愿服务的积分也可以直接兑换成生活用品。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兑换租价低廉的房屋,或者“预存”起来等自己老了再“提取”,显然都是不错的办法,不妨推广开来。
不过具体到年轻人入住养老院的问题,要推广也不得不提到一个现实的难点。以杭州为例,2017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每百名户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4.24张。而此前《浙江日报》曾报道说,有的养老院“一床难求”而有的养老院空置率居高不下。
不只是杭州,市区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其实是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拿出少数床位来给年轻志愿者,恐怕也不太容易。反之,一些郊区新建的民营养老机构却空置率较高,因为老人嫌其离家、离大医院、离购物场所都太远,交通不便,或者收费太高。以新闻中的杭州滨江绿康阳光家园为例,是一个大型的公建民营项目,从相关报道来看硬件的确不错,但是乘坐公共交通的话,此地距离市中心、西湖风景区都需要一个半小时以上的车程。
换言之,养老院老少混住,让志愿者和老人当邻居当然不错,但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床位多寡的“老问题”。显然,面临老龄化社会,市区需要更多“小而微”的养老机构,不断增加床位;而郊区的民营养老机构则需要在配套设施、管理服务上多想些办法,比如说开通班车、修建配套的医院、超市等等。
我认为年轻人住进养老院这个行为本身肯定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的,但也有的年轻人他们还是比较向往老年的这种生活,不喜欢像很多人那样整天忙忙碌碌而又没有什么作为。所以他们希望去感受一下养老院的那种气氛那种环境,去找回那种失去的童年的感觉。每一条路都是人自己选择走的,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分评价他们,怎么样也不能说年轻人住进养老院就是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就应该受到我们的抵制,既然他喜欢就让他这么去做吧,我们不喜欢的话不去效仿就行了。但有些人觉得养老院在城市中本身数量就比较少,很多的老人想进入养老院却没有这个条件和机会。然而这些本来急需进入养老院的人,最后却被这些年轻人占了名额,所以很多人为这些老年人打抱不平。他们认为这些年轻人的行为是不对的。我觉得这样说也有一定的道理,年轻人在年轻应该奋斗的时候却选择了安逸,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不是我们社会主流的思想。所以年轻人还是应该努力奋斗,但是没事的时候去养老院慰问慰问那些老年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有些年轻人之所以住进养老院,其实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和老人一样去养老,而是为了做志愿服务,去帮助这些老年人。他们住进养老院之后,能够去了解这些老人的思想状态,能够和他们一起生活,知道他们的健康状况,而且也能够在老年人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及时的帮助他们,同时也可以促进年轻一代人和老年人的交往,使彼此的代沟不会越来越大。所以像这样的人进入养老院那就是十分有必要,也是十分有益的了。
总的来说年轻人住进养老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为了去帮助老人,去爱护这些老人,让他们拥有一个比较好的晚年,而很少有年轻人是因为不思进取图安逸,而进的养老院。所以说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这样的事情,不能够一味的指责或者一味的赞许。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有些养老院为了让自己的房间不空置,就推出了这样的政策。现在人口老龄化严重,有些养老院一床难求,而有的养老院根本没几个人。当然养老院老少混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他们除了要支付房费之外,还要每月完成固定的助老志愿服务。在我看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可以帮助年轻人,也可以更好的照顾院里的老人。
1、养老院空床位太多
现在养老院两极分化严重,就算是硬件很不错的养老院,也不可能完全的让老人住满。而有些设施普通的养老院,甚至达到了一床难求的地步。当养老院里空床太多,就会出现闲置的资源,用来出让给生活不太好的年轻人,是比较合适的。毕竟老人们在选择养老院的时候,也会考虑地势、环境、收费等问题,有些人觉得养老院距离医院或者购物场所太远,就不愿意去了。而环境好适合居住的养老院,大多数都是远离市中心的。
2、年轻人生活不容易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不容易,工资可能每月就四五千,可是房租加上水电,每月就要两三千。不是说自己住不起,而是自己住了之后就不能有别的开销了。在城市中想要找到合适的房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闲置养老院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可以花少量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租房需求,还能顺带做一些公益,这是很多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3、志愿服务
一般入住养老院的年轻人,都需要满足养老院提出的要求。他们也算是志愿者,需要每月完成足够时间的志愿服务,这样才能让他们入住。这算是一个好的开端,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不过人多了之后,养老院难免会发生变化。
心老了,感觉疲惫了,就想放下一切,再也不入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