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孙子)提出:意识导致波函数坍缩。
1935年
薛定谔建议用态区分原理来说明波函数的坍缩。
1949年
约尔丹指出波函数坍缩过程不是观察者心中的精神作用,而必定是一个真实的宏观物理过程。20世纪50年代
路德维希认为测量仪器是一个处于热力学亚稳定状态的宏观系统,在受到微观系统的扰动时能向一个热力学稳定态演化,从而导致一个确定的测量结果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
1986年彭罗斯根据广义相对论
,由于波函数的不同分支一般具有不同的能量分布,它们将对应不同的时空几何,而这将导致系统的量子演化无法精确定
义,或者说将导致一中能量不确定性。于是,为了保持能量守恒,这种能
量不确定性将会导致系统不稳定,并自然地坍缩到波函数的一个分支上,
即发生动态坍缩过程。
1986年
三位意大利物理学家吉拉迪
(G.Ghirardi)、瑞米尼(A.Rimini)、韦伯提出(T.Weber)GRW理论
。他们假设对于单个粒子的波函数,平均一亿年发生一次坍缩,即波函数局域到很小的空间区域中。这种变化对单个粒子影响很小,但是对于一个包含大量粒子的宏观物体,如含有大约10的27次方个原子的猫来说,它的影响将是显著的。由于粒子的波函数之间因相互作用而纠缠在一起,一个粒子波函数的坍缩将立刻导致其他粒子波函数的坍缩,从而导致整个猫的波函数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坍缩。于是,薛定谔的猫将可以很快摆脱那种半死不活的量子状态。
1987年
珀尔与吉拉迪和瑞米尼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合作后,或得了薛定谔方程的一个线性修正方案,命名为CSL(连续随即局域化)模型。
1993年
吉森和佩西瓦(
Ian.C.Percival
)发展了一种更满意的
量子扩散理论(QSD)
。他们猜测,波函数坍缩可能是由于某种随机涨落所导致的,这种微小的涨落以极高的频率不断发生,它导致粒子波函数进行一种随机的布朗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