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点。刘备入川作战时,身边只带了庞统、黄忠和魏延这几人,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重臣留在了荆州,有诸葛亮、关羽、赵云、张飞等人镇守,荆州可以说万无一失,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刘备的军师庞统在攻打刘璋时中箭而亡,陷入困境的刘备紧急让诸葛亮、赵云、张飞等人带兵支援,而让名将关羽留下来镇守荆州。
在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刘备拿下了益州和汉中,蜀汉的实力进入了巅峰时期,但随即蜀汉就进入到了由盛转衰的节奏。刘备刚拿下汉中,局势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关羽却在荆州发动了樊城之战,由于东吴的背盟,导致蜀汉丢了荆州,关羽也兵败被杀。随后刘备为夺回荆州,还在夷陵惨败给了东吴,这一战不断损失了数万人马,还又将蜀汉的一些土地被东吴夺去。
从丢失荆州,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恶果看,关羽不适合镇守荆州。那么,刘备手下谁可以镇守荆州,这是让刘备头疼的一件事,他手下的7员大将,三人不太可信,三人威望不够,刘备可用的人不多。
首先是不太可信的三人。首当其冲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去世时,还将诸葛亮安排为了刘禅的托孤大臣,不过这份信任是两人慢慢相处积累起来的,而刘备将荆州交给关羽的时候,诸葛亮跟随刘备时间不长,刘备还不能完全信任诸葛亮,不敢将荆州交给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在刘备手下做事,但他居住的南阳,以及诸葛亮的岳飞、朋友都在曹操一边,诸葛亮兄长诸葛瑾也在东吴做事,连给刘备引荐诸葛亮的徐庶,都跑到曹操阵营去了,所以诸葛亮虽然为刘备做事,但他的根基,亲人、朋友等都在对手阵营,刘备也担心诸葛亮会被对手招降。
黄忠和诸葛亮情况类似,也是跟随刘备时间不长的一员大将。黄忠原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刘表死后,曹操率军南下攻打荆州,荆州不战而降,黄忠等一批荆州将领投降了曹操,黄忠被曹操从中郎将提拔为了裨将军,但赤壁之战后,黄忠又选择投降了刘备。黄忠是一员猛将,留在手下为其攻城拔寨、斩将杀敌,刘备很乐意的,但刘备并不敢将镇守荆州的重任交给黄忠。
最后是张飞。张飞很早就跟随刘备的一员大将,刘备经历过的数次低谷,张飞都不离不弃,一心跟随他,刘备对张飞的忠诚没有丝毫怀疑,但之前,刘备攻打袁术之际,留下张飞镇守徐州,但张飞因为喝酒误事,导致徐州被吕布给夺去了,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刘备不敢将荆州交给张飞。
其次是威望不够的3个人。首当其冲的是赵云,赵云性格沉稳,忠贞不二,而且武功不错,是留守荆州的合适人选,但赵云主要担当刘备的保镖,官职较小,只是“牙门将军”、“留营司马”等职务。同时,汉中之战前,赵云因为负责内部保卫工作,很少带兵作战,所以赵云的职位不高,功勋不多,让他一州的长官,可能会引起其他大将的不满,导致刘备集团出现矛盾。
刘备手下还有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就是魏延。刘备拿下汉中后,就让魏延做了汉中太守,并为其镇守汉中,而魏延镇守的汉中,十多年多相安无事,所以让魏延去镇守荆州,同样也能守得住。但魏延虽然是刘备的部曲出身,在入川作战前,魏延的官职不高,功勋不多,威望还不如赵云,让他镇守荆州,关羽、张飞等一众名将肯定不服,到时候蜀汉内部也会爆发矛盾。
最后就是庞统了。庞统是三国时期的顶级谋士,和诸葛亮齐名,以他的能力来论,镇守荆州毫无问题,但庞统在荆州的位置不如诸葛亮,他刚从江东投靠到荆州,到荆州后,刘备还怠慢了庞统一段时间,这让刘备对庞统的忠诚度也心存疑虑。同时,庞统投奔到荆州后,也是尺功未建,在蜀汉的地位不高,所以让他做荆州长官,镇守一州之地,也难以服众,并不合适。
关羽虽然丢了荆州,但从当时情况来看,关羽则是刘备手中最好的选择了,关羽是武功很强,带兵作战能力也不错,他镇守荆州,其他敌对势力不敢贸然进攻荆州。同时,关羽是刘备集团的功勋人物和核心人物,他对刘备的忠诚毋庸置疑,所以让他镇守荆州刘备放心,大家也心服口服。
但可惜的是,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让他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江东盟友的关系,以及荆州队友的关系,导致危急时刻,盟友背叛了他,蜀汉的同僚也抛弃了他。同时,关羽的大局意识也不行,他错误地发动襄樊之战,害了自己和蜀汉,让蜀汉付出了惨重代价,他辜负了刘备对他的信任。
除了关羽以外,在就是霍峻和陈到二人了,霍峻曾经率领数百人就守住葭萌关一年多,而陈到在蜀汉军中名声仅次于赵云,也是治军严谨之人。
赵云,魏延,黄忠这三个人也许都能够守得住荆州,因为他们不仅拥有卓越的武艺,而且他们能够沉得住气,
诸葛亮、庞统、赵云等。诸葛亮的才华,他的工作能力,守城能力是非常强的。庞统也是一个有大局意识。我赵云不仅武功高强,并且他的谋略也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