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正定:
1、佛法中的定,根据理论上严格的定义是,不到初禅的离生喜乐地是不会产生的,到了初禅的离生喜乐地的时候,这个人与生俱来的根本烦恼必定是已经断除了。
2、这个时候也就是道家所标榜的百日助基阶段已经完成,所谓降龙伏虎的成就,已经把这个破损的身体完全转化成未破身或童身的状态,这个时候也就是练精化气的成就。但是在佛法中却不这样讲的,因为佛法所标榜的是智慧的成就。
3、但是这样的讲法却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内,使得许多修行人产生不重视后天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只单纯的认为修好心性就够了。实在不晓得佛法中所谓的心法是同时涵盖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也实在不晓得佛法中的身却也是包括在心法之内的。
扩展资料:
发菩提心:
1、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2、佛教经论《大智度论》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
3、释迦牟尼佛于《华严经》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法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答都很好,比较完整。我这里有些浅薄的个人经验也送你吧。
佛法中的定,根据理论上严格的定义是,不到初禅的离生喜乐地是不会产生的,到了初禅的离生喜乐地的时候,这个人与生俱来的根本烦恼必定是已经断除了。换句话来说这个人的男女欲望已经断除了!
这个时候也就是道家所标榜的百日助基阶段已经完成,所谓降龙伏虎的成就,已经把这个破损的身体完全转化成未破身或童身的状态,这个时候也就是练精化气的成就。但是在佛法中却不这样讲的,因为佛法所标榜的是智慧的成就。但是这样的讲法却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内,使得许多修行人产生不重视后天父母所生的这个身体,只单纯的认为修好心性就够了。实在不晓得佛法中所谓的心法是同时涵盖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也实在不晓得佛法中的身却也是包括在心法之内的。
现在很多修行人或者追求爱好佛法的朋友动不动就谈定,所谓的正定,是想入就入的,而不是瞎猫撞到死耗子一般的偶尔啊!所谓的定是建立在完全断除了或转化了这个根本烦恼的男女之欲上,而无论在醒时或梦时在内心中都不动一丝欲念的。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定才算做佛法中的正定,所谓的三昧正受是指这个。真正断除转化了这个男女之欲的根本烦恼,才可以叫做脱离了欲界啊!为什么初禅叫做离生喜乐地啊?在转化、升华了这个根本烦恼后在身心所产生的喜悦或者乐,是绝对超越了世间男女之欲的。
当然这个都是理论上的,是佛说。不是我个人的体验。我个人的体验是在断除男女之欲之前的状态,在身体将转化又没完全转化之前的状态和境界是另外一种样子,也就是定的前奏。是要有一段轻安的境界产生的,这种轻安是从头顶而下,一股清凉,沁人心脾的。所谓的醍醐灌顶就是比喻这个境界,此时身心安泰,人我的觉性如一面镜子一般静立不动,到此才真正明白佛法中的“孤明历历”的真实含义。这种境界感受一般可持续10天左右,另外还有另外一种轻安是从脚底倒灌于顶的轻安,此种轻安据说很持久,可惜本人未曾经历!
换句话说没有轻安的前奏而妄谈得定也实在不是实际的样子!或者是因为对什么是正定的定义不是很清晰的缘故也好,或者是对于修行的次第一知半解也好这些都是过程啦。
但愿能够有些帮助吧。我虽不才,此心还是沸腾的。如果要问我个人对于修持的经验,实在惭愧我的经验只能提供到轻安的状态,真正的定,我认为自己还没有摸到过!假如说有过那也是瞎猫偶尔撞到死耗子而已。。。。。。。
我的朋友!以上纯属一己经验之谈,因本人经历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福德资粮欠缺,所以对于实际修持求证一直不能全身心去投入!努力啊兄弟!佛法不容易啊,谈到实际修持求证则更难!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能成就的!
正定是八圣道之一,在《巴利三藏》《相应部‧定经》中,佛陀说到:「诸比丘,应修习定。诸比丘,得定之比丘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什么呢?即色集色灭及其因,受集受灭及其因,想集想灭及其因,行集行灭及其因,识集识灭及其因。」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定就是40种禅定的修行方法。
因为不了解禅相,不了解如何查看禅支,如何查看有分心,因此我们长期徘徊在禅定的门外。更遑论观慧了。
关于禅定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出现物品、山川、楼阁、人物,甚至佛像等景象,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一带的灰白光慢慢地会变白、变亮。有些可能会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样,有些会亮得像汽车灯、像手电筒的光一样。在形状上,每个人的也都不尽相同。有些感觉好像云彩,有些感觉像花环,有些感觉像莲花,有些感觉像车轮……这种禅相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
4、似相阶段:当禅修者能够平静地专注取相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他会发现禅相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有些像太阳光,有些像月圆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灯,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莹剔透得像块水晶,这就是“似相”。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似相,心与似相完全融为一体,如此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他就很可能证得初禅。
为什么说很可能呢?因为还没有经过检查的缘故。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他应当练习查有分,有分在心脏这个地方。在他出定之后,借着很强的禅定之光去看心脏里面这个地方。刚刚开始学习查有分的时候,不应当查太久,大概一到两秒钟就行。当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后,再学习在有分这个地方逐一地辨识五禅支。
这五禅支是五种心所,它们个别分开来叫禅支,整体总合起来则叫初禅。
这五禅支分别是:
1.寻(vitakka)——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
2.伺(vicàra)——心持续地省察似相。
3.喜(pãti)——喜欢似相。
4.乐(sukha)——体验似相的那一份乐受。
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续地专注似相。
查禅支并不是依靠感觉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这五种心理作用,而必须用禅那之光在心所依处这个地方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心所依处是作为禅那心的依靠处,所以要在有分这里辨识禅支。
可以辨识到五禅支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什么是五自在呢?它们分别是:
1.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转向于禅支。
2.入定自在:随意何时入定就能入定。
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
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
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
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
禅定的危险:
危险一:走火入魔
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这个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见到一些影像,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虚空、人物鸟兽等,或听到唱歌声、讲话声、诵经声、念佛声等等。这是因为定力提升之后,心会变得强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转念头,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东西、变现出很多声色光影出来。心念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察觉到,但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须知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觉!
有些人喜欢盲修瞎练,当他的定力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通常会见到光、见到花,乃至见到所谓的佛菩萨。假如此时他执着这些光相,追求这些境界,甚至以为自己很厉害,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没有很好的导向,所谓“走火入魔”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无论见到什么景象,出现什么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执着它!只需记得持续关注业处!
危险二:自以为证悟涅盘
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
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盘了。
因为不了解禅相,不了解如何查看禅支,如何查看有分心,因此我们长期徘徊在禅定的门外。更遑论观慧了。------------希望大家能珍惜。
正如佛陀成佛以前和成佛以后所修的和体证的定一样,它分为两种形式或两个体系:一是心的集中或三摩地,这就是心一境性;二是观慧或毗钵舍那。这两种形式中的三摩地,有使心安静的作用。由于这个原因,在某种范围内,三摩地这个词有安静、稳定或静止之意。心安静包含着心一境性,假如你欢喜,或者说它是心专注一境。心一境性是由心集中注意有益于健康的境物、杜绝其他一切杂念而产生的。《中部》中说:
何为定?何为其特征、需要与发展?
不管心一境性为何,此是定,四念处是定之特征,四正勤是定之需要,不管修持如何,此法之发展、增长。在此,此即定之修持。
这种说法,清楚地表明定的三种因素,即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一起互相支持的作用。它们构成真正的定。
……
Vipassana(Vi+Passana)意为“观”,是一个派生词,是以一种非凡的方法观察(从Passana看,前缀Vi意味着非凡或特殊)。所以,Vipassana的意思是清楚的视力,超越于平凡的看法。它不是从面上看,不是只看外表,而是如实看待事物,这意思就是说看一切存在现象的三种特征。是这种智力,以冷静集中的心作为它的基础,就能使瑜伽行者清除自己心中的一切污染,并看到实际——涅磐。所以观的修习,是佛陀自己的一种典型教义,是佛陀独有的体会,不是佛陀出现以前就有的。
止和观一起前进,它们是同时而有的。由止与观一起使定臻于完善,所以,止和观是平行的。一方面是心的静止,另一方面是敏锐的观察。
……
道的正定和正见是不能分离的,它们在一起彼此相互支持。没有集中止的某种措施,观就不能修;没有观的某种措施和生活性质的某种知识,止就不能修。这一事实,佛陀是这样解释的:
无慧者无定,无定者无慧。兼具定与慧,彼实近涅磐。
最高清净的追求者,严格遵守戒律,修真正的苦行,焚毁自己的情欲,通过克服修定者面临的许多障碍,发展禅定的道路。但是有五种特殊的障碍妨碍定和解脱之道。在原典中,这些障碍被称为五盖。佛陀提及这些东西时,他说:
诸比丘,有五障,招致失明,无知夺去智慧,与苦相联系,不能达涅磐。
摘自《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是三十七道品当中的 八正道
也是八正道当中的最后一个
八正道分别是
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而正定是心力集中无法动摇长持正见不受五蕴五浊三恶迷惑的深甚禅定,持正定坐化则可出离生死而入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