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变性后在水中溶解度肯定是降低的。变性会破坏了蛋白质的分子内氢键,使它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变成了氨基酸长链,这样链与链之间容易形成分子间氢键而聚集成团,不易被溶解。
当然如果这个溶解度不是针对于水而是针对于其他溶剂,也有可能蛋白质变性后,为什么溶解度不降低反而升高。这可能和相似相溶的原理有关系。
蛋白质本身就存在两性离子,例如-nh3+和-coo-。它们之间会形成离子键,特别是在等电点附近时,离子键较强,蛋白质倾向形成沉淀。加入少量的盐后,加入的离子会与蛋白质本身的离子作用,破坏原来的离子键,并把原来的基团隔离开来,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从热力学上看,增大溶液的离子强度会减小离子的活度系数,从而在达到相同活度的条件下离子的浓度会增大。
加入大量盐类时,溶液内离子浓度过大。水合离子周围吸引了过多的水分子,导致没有足够的自由水分子隔离蛋白质内的疏水区。这些区域由于疏水相互作用而结合沉淀,使蛋白质溶解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