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复制工艺。专门用来复制水墨画、彩墨画和绢画等手迹艺术品。印刷的成品,能保持原作的风格达到乱真的效果,被誉为"再创造的艺术"。种彩色套印技术,用于复制美术品,根据画稿着色浓淡、阴阳向背的不同,分别刻成许多板块,依照色调进行套印或叠印。旧称饾版。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分版)、刻(制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笔、刀、刷子、耙子、国画颜料、水等材料为基础工具,以追求复原传统书画的艺术形态、笔墨、神采为目的。木刻水印的工艺流程为:勾描→刻版→水印→装裱。一、 勾描,勾描是木刻水印的基础。拿到原稿后,首先根据色彩的繁简,层次的浓淡虚实,画家的风格及艺术特点,画面大小等确定分成多少块印版。然后用透明的胶纸复在原作上,把画面上的点、线、色块、文字等如实地勾描下来。再用半透明的薄纸蒙在勾好的胶纸上,按照不同的层次、颜色用毛笔细致地描绘成一张张的底稿。二、 刻版,将勾描好的底稿,分别粘在木底板上,版材一般选用梨木、黄杨或枣木等硬木,表面要刨得平整、光滑、待干固后进行雕刻。雕刻时,需要领会原画的风格、笔法,注意起笔落笔,使刀下生辉。三、 水印,将刻好的印版固定在印案上,一块块地依次套印。印刷时,用棕印或毛笔,蘸上中国画使用的水粉颜料,运用绘画的技巧,刷涂在印版表面,把纸复在版面上,加压后即可。印刷用的纸张是宣纸或绢等。四、 装裱,装裱是木刻水印的最后一道工序。装裱的方法是:把印好的画用宣纸或绫、绢、织锦等按一定的工艺要求裱糊起来。形成立轴、横披、册页等形式,再用精帛的外套或锦盒包装起来。
木刻的工具包括刻制工具和拓印工具,刻制工具主要是各种刀具,一般有三棱刀、圆口刀、方口刀(均有大、中、小各型号)、平口刀、斜四刀,根据需要还可配备三角尖刀、排刀及大小凿刀,亦可自制一些特殊的异型刀具。拓印工具又分为油印工具和水印工具,油印工具主要有大小各种滚筒(用于套色上墨)、调墨铲刀、墨台(可用玻璃板代替)、墨托、本蘑菇、金属勺等。水印工具主要有喷壶、各种上色的笔、刷、棕子刷或马连(用于按摩拓印)。
水印木刻的颜料一般国画色、水彩色、水粉色均可,还可以用墨汁及民间染料,用纸一定要选择能吸水晕化的、纸质要厚实,一般吸水纸、过波纸、夹宣都比较理想,民间的土纸、皮纸亦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