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冤枉委屈,冤枉是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或者不公正的指责和待遇,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不被人理解,并为此心里难过、不舒畅。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必须要去做时,我们会感到委屈;自己被人欺负,却无力反抗时,我们也会感到委屈。表达自己的委屈向自己可以信赖的亲友表述这种不快的情绪,寻求支持和安慰。如果实在是觉得不便诉说的,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表达:找个安静的地方,大哭一场;去KTV,大声唱出内心的感受;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大声喊几声:做自己喜欢的运动,出一身汗等。
发怒,发怒人人都会,但暴躁易怒,则是不良的性格和气质特征。如果压抑、控制怒气,长久可能会对健康不利。但是,经常的发脾气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可能会伤害身边的人。比如,在家发脾气,有时可以伤害到家人,引起家庭矛盾。当然,如果家人能理解你的“脾气”,则没有什么问题。而如果是在外面发脾气,很可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发怒的时候不要讲话如果在发怒的时候讲话,很可能会导致形势急转直下,导致双方的对立。发怒的时候说话,你会发现对方也会用同样发怒的语气回应你,形成恶性循环。如果在外表上能保持平静,会留给我们时间让怒气消退一些。有人说:“当发怒的时候,数到10再说话;如果是大怒,要数到100”。
懊悔、自责懊悔、自责就是指事情过后遗憾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的一种消极情绪。经常自责懊悔的人是相当痛苦的,它意味着时常要和自己做斗争,不断地自我批驳。当他处于这种内心冲突中时,除了要耗费很多精力去想,更会因为害怕再犯错而缩手缩脚不敢去行动。严重的还会引起自卑、自贬的情绪。懊悔不解决问题首先要知道一味的懊悔、自责根本解决不了什么实质问题,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与其这样,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补救上,尽量将可能的影响减至最小。
空虚、无聊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可以说,是失却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等。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不要做让自己感觉更空虚的事长时间的上网。看电视会让空虚,无聊感更加明显,所以,要有意控制自己不采取这些消遣方式。
失望常常是源自于对人和事期望的落空,还可能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生活中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内容,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失望。随着年岁的增长。由于我们对现实认识的丰富,以及时间和机遇等因素的限制,失望情绪就像普通的感冒一样,总是不可避免。承认自己失望,首先要承认失望情绪,不要掩饰它。然后,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让自己难过一段时间。接着,可以对所受的损失作一定分析,这样会让自己领悟到:我们所期望的每一件事情都并非绝对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