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动机案例
案例一:聪明的犹太裁缝
有一个犹太裁缝勇敢地在一个反犹太街区开了一家裁缝店。为了把他赶出这个街区,
每天都有一群年轻人跑到他的店门口向他大吼:“犹太人!犹太人!”。失眠了几个晚上以后,裁缝想出了一个办法。那群人再来他店门口时,他宣布,任何称他为“犹太人”的人都将得到一毛钱。得到激励后,第二天这群人更加高兴地跑来大叫“犹太人!犹太人!
”裁缝微笑着给了每个人五分硬币(他解释说今天只能付这么多)。这群年轻人还是很满意地离开了,毕竟5分钱也是钱。
接下来的几天,犹太裁缝就只给那群年轻人每人一分钱,并再次解释他付不起更多的钱。当然了,一分钱不再那么有激励作用,一些年轻人开始向裁缝抗议。
裁缝再次申明,他不可能付更多的钱,这些年轻人要么拿一分钱,要么就离开。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离开,临走前还冲着裁缝大叫:“你只出一分钱,还想让我们叫你犹太人,真是疯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因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触发的,由于年轻人喊叫裁缝“犹太人”的目的是为了让裁缝不舒服,结果当裁缝宣布他很乐意被称作犹太人并表示愿意为此付钱时,他巧妙地改变里了那帮年轻人称呼他为犹太人的动机,这一动机由单纯的反犹太主义变为了金钱激励。当裁缝宣布他不再付钱时,他便成功地诱发了一种心理上的不一致状态(或者说是唤起不协调),让那帮年轻人觉得好像免费滴奉承了裁缝一样,这与他们的初衷是违背的,因为他们的初始动机是为了骚扰裁缝,而不是让他过的开心。
案例二:猫天生会捉老鼠吗?
中国心理学家郭任远在1930年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把小猫分成四组:第一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不能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二组小猫与母猫一起生活,可以看到母猫的捕鼠行为;第三组小猫出生后就与母猫隔离,而与老鼠一起生活;第四组小猫看到老鼠时就受到电击,形成了逃避老鼠的条件反射。这些小猫长大后,见到老鼠的反应就不一样:第一组无动于衷;第二组表现出捕鼠行为;第三组即使见到别的猫抓老鼠,也不会去模仿;第四组则是猫怕老鼠,见到老鼠就逃跑。
郭任远作为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家,用此一实验批判了麦独孤的本能论。连猫捉老鼠这一行为都是后天性的,更何况是人的复杂行为呢?这表明人的复杂行为并不能完全凭本能来获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