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一、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二、学科任务
1.系统和全面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确立进步的、科学的艺术观。
2.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很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造、接受和批评。
三、研究方法
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运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艺术活动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
艺术创作指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经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从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指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的艺术制作活动。艺术制作体现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发展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放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
艺术传播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艺术接受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和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艺术活动的发生
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理士多德等人均持这各观点。
(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
(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佛·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艺术产生根本原因最具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人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经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2.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在人类社会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和政治制度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②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在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继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④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缺乏根据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①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均有实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④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守台湾省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三、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1)艺术与哲学。哲学让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和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于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于哲不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2)艺术与宗教,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和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所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3)艺术与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4)艺术与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二者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5)艺术与科学,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原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一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司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重的作用。
(2)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颂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邃的内涵。
3.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四、艺术活动的功能
1.艺术活动的功能,主要有审美认知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等。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题升。
艺术教育主要通过指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活动,实现美育的最终目标。
艺术种类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礼堂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工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按照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特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二、造型艺术
1.绘画
(1)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我看明白了,但是没有。建议你亲自去一下天津美术学院,肯定有收获!
"自己整理才能记的住,要么考试时你肯定慌掉”很对!!
去东北角书店,离学校很近。
楼主看来是太着急了,没说清楚,大家都没听明白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