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常用的4种写作结构
① 总分总
总:开头阐述主题,表明总论点
分:阐述论点,或讲故事,支持论点
总: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分的部分根据不同素材,采用不同方式:
并列式:例如并列讲3个故事
递进式: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比方式:正面素材,反面素材
② 清单式/并列式:
例如:培养优秀的孩子从这三件事开始
1、有教养;2、变得自信;3、学会自律;4、勇于承认错误。
最后总结,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指引,需要父母陪伴。
可以看出,这种文章的结构比较简单,每个论点相对独立,只需分别具体阐述即可成文,因此对于新手小白特别友好。
③ 递进式
如果你是一个逻辑清晰、思想深刻的人,那么不妨试试递进式结构。
递进式结构最简化的一个版本就是我们熟悉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比如这篇新媒体文《上海14岁女孩跳楼自杀,1500字遗书曝光:“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中,作者首先用14岁女孩跳楼自杀的事件引出主题,接下来就开始递进式阐述:
1、孩子的崩溃是悄无声息的。写出自杀的根源是孩子的负面情绪无处释放,而当这些情绪被忽视和被压抑时,是最为危险的。
2、最让孩子绝望的,是父母的虚荣。进一步指出孩子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强烈的负面情绪,直指父母的虚荣心。
3、优秀的父母,鸡娃不如激自己。那么如何不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又能影响孩子走上积极主动呢?作者给出的对策是让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努力。
最后作者用宫崎骏的话进行点题升华,再次强调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就是孩子对世界的态度。
递进式结构难度较大,需要对所写事件进行深刻思考,新手可以在写了一段时间并列式后进行尝试
③ SQA
情景(stuation)、问题(question)、解答(answer)
这种方式可以很快速地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并自然地跟着写作者的思路阅读下去。
比如这篇新媒体文《朋友圈屏蔽同事的人,为什么更容易涨薪20%?答案太颠覆了》
首先,作者引入了一个情景:读者小玉求助——主管建议她少发朋友圈,否则同事会觉得她很闲。她因此感到委屈,认为她发朋友圈并不会影响别人。继而引出问题:朋友圈究竟有没有影响,怎样扩大朋友圈的正面影响。
接下来,作者开始对朋友圈进行剖析,指出同事不是朋友,屏蔽是为了公私分明;朋友圈是我们人格的表现,会影响职场中上司对我们的判断。
最后,作者提出了用朋友圈扩大正面影响的方法:多发有价值的内容,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风格,等等。
这种文章通常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深受读者青睐。
以上就是写作时可以选择的四种结构,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段位”进行选用。快速掌握的捷径是:多分析和拆解各类爆款文章,看到一篇文章先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用了哪种写作结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