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南通狼山名称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2024-11-30 14:01: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南通狼山的故事:

传说当时狼山为白狼精占据,大圣菩萨僧伽与白狼精斗法,以一袭袈裟遮遍全山降伏恶狼,白狼只得让出此山。

并无私心的僧伽,在狼山上建寺,为虽与观音菩萨和阿弥陀佛齐名却没有自己道场的大势至菩萨建了道场。从此这里香火兴起,成为佛教乐土。

僧伽是唐代高僧,自言何国人,因以何为姓,相传是观音菩萨化身。唐高宗时,曾到长安、洛阳游历,为人治病,名声大噪。

南游江淮时,医病治水,为百姓称道。唐中宗尊为国师。宋太宗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后世尊他为大圣菩萨,又称泗州大圣。

扩展资料:

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自唐总章年间兴建寺庙禅院以来,经历代建缮,形成了依山而立的寺庙园林群。

狼山山坡上下,浮青叠翠之间,点缀着法乳堂、葵竹山房、碧云半天阁、萃景楼、大观台、魁星楼、支云塔等数十处名胜古迹和风景建筑群。

狼山佛教气息浓厚,每年吸引众多善男信女前来顶礼膜拜,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有着最灵验名山和江海第一山的双重美誉。

同时狼山也是佛教名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山顶的广教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始建于唐总章二,距今已有1341年的历史,因供奉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而闻名。

同时,广教寺还供奉着东南亚地区唯一一位穿龙袍的菩萨大圣菩萨,相传大圣菩萨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以慈悲为怀,救苦救难而深入人心,民间有大圣菩萨有求必应,先照远后照近的说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山

回答2:

狼山,古代又称狼五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故又叫白狼山;一说因山形似狼而得名。狼山的山名历史久远,史记载:唐天宝年间,我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经过狼山,以避风浪。由此可知,唐代已取名为狼山。宋代淳化年间,州牧杨钧以“狼”字不雅,以“琅”易狼,又以山北紫石岩产紫石,改称紫琅山。《山志》亦记载:“因感于烟光凝,暮山紫故改称紫琅山”。但是,千百年来因为“狼”字通俗、形象、易传易记,人们一直沿袭旧称。狼山因狼说,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则同“大圣菩萨”有关的故事:白狼精占据狼山,为非作歹,一日大圣云游至此,见状决心为民除害,大圣收其本相,变作行脚僧,向狼精商借一衲之地,狼精哂笑道:“我这偌大狼山,借区区一衲之地何损于我?”慨然应允。于是大圣脱下袈裟,念起咒语,祭起袈裟,遍遮全山,狼精见状,仓皇逃遁。从此,狼山遂无狼迹。

回答3:

狼山风景名胜区是江苏省著名的六大风景区之一,位于南通城南六公里处的长江北岸,由军山、剑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五座小山组成。五山自东至西滨江而立,,。在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五山拔地而起,雄峙江边,山姿秀丽,山前滔滔大江东去,山后平畴千里,山光水色,明朗自然,是苏北平原上的瑰宝。
狼山海拔107米,面积18公顷。因其形状似狼而得名,又传山上曾有白狼出没,故又名白狼山。狼山之东的剑山山脊突出如刃,山麓倾斜有致,犹如一柄卧置的长剑,故名剑山,现供奉文殊菩萨。军山传说是秦始皇当年屯兵之处,故名军山,山上普陀别院供奉世界最大的翡翠观音座像。狼山之西的马鞍山和黄泥山,则分别是依照山的形状和颜色而命名的。
五山风光独特,人文古迹众多。现存的宇、塔、台、门等古建筑有43处,题名石刻23处,名墓8处,洞穴13处,泉井塘洞等7处,古道古街各1条,古树名木300多株。五山中,狼山最为挺拔俊秀,被称为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一。自唐总章年间兴建寺庙禅院以来,经历历代陆续建缮,形成了依山上下的寺庙园林群落。山坡上下、浮青叠翠之间,点缀着法乳堂、葵竹山房、碧云半天阁、萃景楼、大观台、魁星楼、支云塔等几十处名胜古迹和美丽的风景建筑群。

回答4:

狼山位于南通市南郊,是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由狼山、马鞍山、黄泥山、剑山和军山组成,南临长江、山水相依,通称五山。狼山居其中,海拔106.94 米,最为峻拔挺秀,文物古迹众多,其他四山如众星拱月,狼山成为五山之首。相传狼山曾有白狼居其上,又传因山形似狼而得名。

回答5:

在那附近的人准备离开,在路上他们碰到一个得到高僧,高僧答应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高僧来到狼山和狼王谈判,叫狼不要侵害人类。狼王当然不答应。高僧就说那我在这座山上盖做庙宇可否,狼王想有庙宇人就会来,那就不用下山就...。于是就答应了,叫高僧自己划地方,划多少谁变他。高僧说不要多大只要袈裟那么大就可以了。狼王说,好,只要你袈裟盖住的地方狼决不踏足半步。于是和尚脱下袈裟往山顶上一盖,只见那袈裟一下只把整个狼山都盖住了,没有办法,狼王有言在,于是只好迁走了,于是和尚就在山顶盖了庙,有了现在的狼山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