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有两个“儿子”
《艺术人生》是他们共同的家庭,演播室是他家的客厅,一位年近不惑的男子领着一群二、三十岁的弟弟妹妹过日子。各色人等纷纷登门探访,结果无一例外地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经验。好在主人并不吝啬,把这些财富煮成一锅叫“心灵鸡汤”的东西端与众人分享。
他的名字,叫大哥朱军。---采访手记
第一次见到朱军,是在《艺术人生》的一次研讨会上。那天,他来晚了。
“我今天不仅晚来,而且还要早走,实在对不住各位。但是我想,一个40的男人,突然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这样的理由,相信大家是能够谅解的,对吧?”开场白坦诚得令人惊诧。
也就是这天,朱军的孩子刚刚满月。不巧的是,家里同时还有一位病人需要照顾。这个言必称自己40的男人,起身匆匆离去的背影,更加坚定了我们要采访他的念头。
“主持砸了,是我人生最掉价的事”
半个多月后,我们在《艺术人生》新搬的办公室里再次见到了朱军。
与央视其他“名嘴”相比,朱军是个地地道道的“土八路”,没进过正规学校学习播音。因为父亲是专业团体的单簧管演奏员,他11岁开始学习单簧管演奏,曾是部队业余宣传队的演员,后考入甘肃省曲艺团,1988年被特招进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从1991年起,甘肃省所有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几乎都由朱军担任主持。1993年,朱军进入中央电视台,从此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辉煌:由他主持、编辑的音乐电视专辑《乡风乡韵》在保加利亚国际金天线电视节目大赛中获音乐类节目第一名……但朱军依然是朱军,勤奋敬业,真诚谦和。一位摄像师曾这样说他:“朱军是不摆谱的名人。即使当他很火的时候,出门拍片还抢着帮我拎三角架……”
我们提起这段往事,没想到朱军一脸的认真:“别人不把你当回事时,你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当别人把你当回事时,你再把自己太当回事就有些不识抬举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多‘腕’,也不觉得帮摄像扛扛三角架就掉价。如果有一天,我把一台晚会或一个栏目给主持砸了,那才是最掉价的事。”
“最让我动容的是人世间的真情”
细心的观众也许已发现,《艺术人生》时常让嘉宾一次次落下真诚的泪水,这也是观众为之动容的时候。主持人朱军情到深处,也有不能自持的时候。比如主持宋丹丹那期节目时,朱军哭了。一方面,当时正在谈论的父女情深话题打动了他;另一方面,他的内心深处对父母有一份挥之不去的负疚。
1998年,兰州大学90周年校庆邀请校友朱军担纲主持。其时,朱军的父亲重病在身,朱军却一直不能抽出时间陪在老人身边。借着这次机会,朱军在晚会开始前的那个下午赶回家,匆忙中将当晚要用的主持稿落在出租车上了。父亲一听急了,非赶走朱军不可。那个下午,是在朱军不断保证自己绝不出错的前提下,父子俩才度过了有限的几小时。11天以后,朱军的父亲安然去世。但11天前那段非同寻常的时光,却成了朱军心中永远的痛。
“我愿和我的主持一起慢慢变老”
那天采访的最后,我们旁听了《艺术人生》的一个策划会。这个会一直开到深夜12点。据说这样的会是家常便饭。
3期节目讨论下来,众人都有些累了,朱军禁不住掏出自己的手机把玩起来。我们一眼就发现,手机屏幕上显现的是他儿子的照片。
孩子的出世,带给朱军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说,做人坦诚、把节目信奉为心与心交流的朱军,以前一直是以一种为人子、为人兄的心境在台前幕后品味人生的话,那么,相信已为人父的他,在日后的主持中一定又会多了一种心境与众人分享。
朋友们老开玩笑,说朱军有两个“儿子”,一个刚刚满月,一个是过了周岁的《艺术人生》。对于朱军而言,他对“大儿子”的爱,同样是不言而喻的。他时常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当两鬓斑白时还能坐在那里主持《艺术人生》,一如既往地和观众一起分享生命的绚丽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