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0.05mol⼀L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中,滴定时为何要加入氨性缓冲溶液?

2025-02-05 16:38:3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EDT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但因为EDTA本身是有机酸,在进行配位反应中会有H+放出。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度会增大,酸度的增加会影响已生成配合物的稳定性,也不能满足指示剂变色要求的最适宜酸度范围,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在测定中必须加入适量的氨性缓冲溶液。

扩展资料:

EDTA能与很多金属离子反映,反应的条件大多都需要控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如果超出了反应所要求的范围,就会造成反应不完全、无法准确测定样品中的金属离子含量。因此,对测定不同的金属离子,就会有不同的标定方法,并且一定要严格控制反应时的PH值,加缓冲溶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控制PH值在一定范围内,使标定结果更加准确无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EDTA

回答2:

因为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定。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

而且在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生成,不断有氢离子释出。因此,溶液的酸度不断增大,酸度增大的结果,不仅降低了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而且破坏了指示剂变色的最适宜酸度范围,导致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来控制溶液的pH值。

扩展资料:

络合滴定法与酸碱滴定法的不同点:

1、络合滴定反应速度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

2、络合滴定法干扰大(在络合滴定中M有络合效应和水解效应,EDTA有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滴定时应注意消除各种干扰;

3、络合滴定通常在一定的酸度下进行,故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

回答3:

在标定EDTA时通常采用锌标准溶液。
当选用铬黑T指示剂时,由于指示剂本身在PH=8~11时显蓝色,PH>11.5时显橙黄色,而铬黑T和金属离子形成酒红色配合物,如果在PH>11.5条件下滴定,终点由酒红色变为橙黄色不明显,因此要在PH=10的条件下滴定,终点由酒红色变为蓝色,采用氨性缓冲溶液。
当使用二甲酚橙指示剂时,溶液PH值应在5左右。因为二甲酚橙在PH<6.3时显黄色,在PH>6.3时显红色,而二甲酚橙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都是紫红色,不能在PH>6.3的条件下使用,选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