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半衰期是指在大量某元素的原子经过一定时间后,只剩下其原原子数的一半(理论上)那个时间就是它的半衰期。但是每次半衰期后就要重新记时了。也就是说第一次减一半,第二次又是一半,只不过是后来的一半,不是原来的一半也就是说是原来的1/4。
理论上过了五天后还剩70.7%没有衰变。从上面所说的半衰期的定义来看:每个原则并不是到了半衰期才衰变的它随时可能衰变,但半衰期公式是n=N·(1/2)^X,所以还剩70.7%是理论值,极端的说已经全部衰变了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就每个原子来说它随时可能衰变
半衰期是指“未发生衰变”的原子有一半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半衰期不受任何化学物理因素影响。那么很明显,当第一个半衰期过后,剩下一半没衰变;
之后再一个半衰期,剩下的这一半之中又有一半——即1/4发生衰变,所以剩下还没有衰变的只有1/4。
老师应该有教,半衰期公式是n=N·(1/2)^X
,N是原来的原子数,n是剩下没有衰变的原子数,X是经历的半衰期次数。
所以下一问的5天是半衰期的一半,所以剩下的没发生衰变的原子有(1/2)^0.5
=
0.707
,即有70.7%的原子还没有变化。
天然放射性元素
指最初是从天然产物中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它们是钋、氡、钫、镭、锕、钍、镤和铀。
发现
: 自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A.H.贝可勒尔发现铀的放射性后,科学家们就利用测量放射性的方法,对所有的元素进行了普查。1898年M.居里和P.居里用自制的电离室和静电计,配合以石英压电发生器等设备,用定量测量放射性的方法,对已知元素或其化合物进行了普查。在研究了各种铀矿和钍矿的放射性之后,发现有些矿物的放射性比纯铀或纯钍还强。他们用硫化物沉淀法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一种放射性比铀强400倍、化学性质与铋类似的新元素──钋。接着,居里夫妇等又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极强的另一种新元素──镭。1899年法国科学家
A.-L.德比埃尔内使用氨水和稀土元素形成沉淀的方法,从铀矿渣中载带分离出第三个放射性元素──锕。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见表。
存在:
铀和钍具有长寿命的同位素,如铀238的半衰期为4.468×109年,钍232的半衰期为1.405×1010年,与地球的年龄(4.6×109年)相近,所以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有些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相对于地球而言比较短,但是作为与铀或钍达到平衡的子体,也可在自然界中长期存在,如钋、氡、钫、镭、锕和镤。
应用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应用范围从早期的医学和钟表工业扩大到核动力工业和航天工业等多种领域。主要用途有:
①
核燃料,除铀235外,铀238在反应堆中经中子辐照生成的钚239、钍232在反应堆中转化成的铀233,都可用作核燃料。
②
中子源,钋210-铍中子源、
镭226-铍中子源和钚239-铍中子源都有重要用途。
③
辐照治疗癌症,镭或氡封于管中制成镭管或氡管可用于治疗癌症。
此外,钍可制成特殊焊条、超真空系统的吸气剂、结构金属中的添加剂;氧化钍可用作某些有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和高温陶瓷材料,与钨混合可制成灯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