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上冰壶的比赛规则是什么?冰壶的来历?

2025-02-02 20:52: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掷冰壶 掷冰壶又称冰上溜石,是以队为单位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 掷冰壶于14世纪起源于苏格兰。至今,在苏格兰还保存有刻写1511年字号的砥石(即冰壶)。最初,掷冰壶是苏格兰人冬季在池塘或河堤内进行的一种类似地滚球的游戏。最早的掷冰壶比赛出现于16世纪中叶。18世纪随着英国移民传入北美。1795年,第1个掷冰壶俱乐部在苏格兰创立。1838年创立于19世纪初的著名的苏格兰掷冰壶俱乐部为这项运动制定了正式的比赛规则。从此,掷冰壶作为一项冬季运动,在欧洲和北美逐渐开展起来。 20世纪初,掷冰壶运动在加拿大兴起。特别是通过加拿大掷冰壶爱好者的努力,使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和方法更加完善,并由室外逐渐移入室内。1927年,加拿大举行了首次全国性掷冰壶比赛,当时称为麦克唐纳·布赖尔锦标赛,1980年更名为拉巴特·布赖尔锦标赛。1955年传入亚洲。 世界掷冰壶锦标赛始于1959年,最初称为苏格兰杯赛,1968年改为加拿大银扫帚锦标赛,1986年正式定名为世界掷冰壶锦标赛。1966年国际掷冰壶联合会(ICF)成立,I991年改为世界掷冰壶联合会(WCF),同时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1979年开始举行世界女子冰上溜石锦标赛。现在,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该组织。而其中开展较普及,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是加拿大、苏格兰、瑞典、美国、瑞士、挪威、德国以及丹麦。 掷冰壶曾于 1924年、1932年、1936年、1964年、1988年以及1992年6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3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8年开始掷冰壶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掷冰壶比赛每场有两队参加。每队4人。比赛共进行10局。两队每名队员每局各掷两次(16枚砥石)。进行的方法是:比赛双方按着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以及主力队员的顺序,先交互各投1次,然后进行第2次。每局以两队的砥石距离大本营(亦称营垒)圆心的远近评定胜负,假如甲队有两枚批石距离圆心比乙队近,则甲队得2分。比赛结束以得分多的队为胜。比赛开始时两队投掷批石的先后顺序通过抽签决定,从第2局开始则由上一局的胜队先掷。 掷冰壶场地长44.5米、宽4.32米,在两端距端线3.66米处各画一个半径1.83米的营垒。场地中线两侧分别有前卫线、丁字线和后卫线,四周设有高2英寸,宽4英寸的木框。砥石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制成,直径 29厘米,厚 11.5厘米,重 19公斤。每场比赛两队参加,每队4人。共进行10局,各队运动员每局均投两次(共16枚砥石)。比赛时各队位于本方营垒中心线后,按1垒队员、2垒队员、3垒队员和主力队员的顺序,向对方交替投掷砥石,以砥石距离对方营垒圆心的远近计分,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 投掷时,必须使砥石越过对方的前卫线而不超过后卫线,否则将失去比赛资格。在投掷的过程中,为使砥石滑行的更远并准确的到达目标,同队可有两名队员手持管帚(或毛刷),在批石运行的前方用力左右擦刷冰面。当对方投掷时,为使其砥石滑离圆心更远,也可以在砥石的前面擦扫冰面。为获取比赛的胜利,运动员在力求将砥石投向圆心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战术的需要,在主力队员的指挥下,将对方的砥石撞出营垒或将本队的砥石撞向圆心。 比赛时,运动员要身着运动服,脚穿比赛鞋(或鞋套),比赛鞋(或鞋套)两脚的底部不同,蹬冰脚鞋的底部为橡胶,而滑动脚鞋的底部则为塑料。冰上溜石比赛用的标准砥石是由苏格兰产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凿琢而成。砥石的直径为 29厘米,厚度 11.5厘米,重 19公斤

回答2:

冰壶的规则 冰壶运动是在冰面上进行的,使用约 42 磅(19 千克)的花岗岩冰壶石。 玩冰壶的场地(冰道)长 138 英尺(约 42 米),宽 14 英尺(4.25 米)。比赛最终目的就是在投出所有 16 个冰壶石(每队 8 个)后,令您所在队的冰壶石最接近营垒的中心,称作“T 形线”(见下图)。要令球队获胜,您需要:掷出您的冰壶石以使其停留在得分位置(“挨近”),将对手的冰壶石撞出得分位置(“击出”),用其它冰壶石保护您自己的冰壶石。所投出的冰壶石最接近营垒中心的队伍得分,接下来如果该队还有第二个最接近的冰壶石则累计计分,依此类推。每一回合称作“一局”,每队由四名队员组成,每名队员掷两次冰壶石。从冰道一侧的掷石区将冰壶石掷到另一侧的营垒中。这包括冰壶运动员从掷石区将冰壶石推出,带着旋转推开它,即在“弧线球”,冰壶是因此而得名的。 现代游戏是从在冰冻的苏格兰湖上户外追击、玩耍演化来的;无疑饮用少量酒就可令运动员兴奋起来.它在今天演化成需要高度技巧的室内运动。 冰壶石源于苏格兰在冰面上投掷的大块岩石,这些岩石没有特定的大小或形状。 它们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形状均匀的石质形状。 它们都是由纯粹的花岗岩制成的,极为坚硬。 最好的冰壶石石材来自苏格兰西海岸外的 Ailsa Craig 岛上的一个花岗岩采石场。 因为冰壶石都很重(16个冰壶石为一组,每个冰壶石重达 42 磅(19 千克),还不包括包装),所以运输费用相当昂贵。而且制造费用也十分昂贵,因为需要使用钻石才能将它们磨成最终的形状。 冰壶石: 冰壶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是凹面。 在某些冰壶石上,上下表面的凹度各不相同,目的是使冰壶石在“较快”或“较慢”冰面上回动。 在冰壶石上通常用螺栓固定有塑料环形把手,靠一个从冰壶石中部通向另一端上的销槽来固定。 右图显示一个带有把手的冰壶石,把手由下侧穿入的钢质螺栓来固定,如图所示。 同一个冰壶石的下侧图还显示了螺栓在中部的凹面。 颜色较淡的环位于冰壶石实际运行面外,这是一个约 1/4 英寸(6 毫米)宽的环,环直径为 5 英寸(13 厘米)。 它可以让冰壶石滑得更远、更准确,并可能掷出比在平面上更大的“弧线”。 掷出冰壶石 掷冰壶石的手法与掷保龄球的手法有几分相似。 实际上,两者只不过有点儿像而已。 你从称作“掷石区”的地方开始,或基本上冰壶石尚未滑出冰面。 首先,你拿起冰壶石并把它向后拖,通常以反冲的姿势将它提出冰面,然后再推出或旋转冰壶石使其向前沿冰面平稳滑行。 但是,要取得更好的掷出效果,你应该尽可能随冰壶石一起滑行。 优秀的冰壶石运动员通常非常贴近冰面滑行,有时姿势显得非常舒展。 必须在“拱线”前松开冰壶石。 当你速度减慢时,冰壶石继续滑行,进入另一侧,越过另一侧的拱线。 如果冰壶石没有越过该拱线,则被认为是出局,该冰壶石应从冰面上移开。 概要 每一名冰壶石运动员每局掷出或投出两个冰壶石,两队交替掷冰壶石。 松开冰壶石时扭动把手可以使冰壶石带一点儿弧线前进,这有一点儿像保龄球中的“弧圈球”。 所有四名队员一局可以掷两次冰壶石,并扫刷其队友掷出的冰壶石。在一名运动员掷出冰壶石后,需要两个人进行扫刷。 扫刷可令冰面更光滑,以便在投冰壶石太轻的情况下使冰壶石滑行得更远,适当时候需要强有力的扫刷。 在通常的两小时比赛中,冰壶石运动员一般要滑行近两英里。 轮空者担任队长和战略制订者。 良好的战略是冰壶比赛获胜的关键,与掷冰壶石技巧同样重要。 因此,有人将冰壶称之为“冰上国际象棋”。 比赛场地称作“冰道”,它经过设计可沿两方向比赛。 掷冰壶石的目的在于令冰壶石停在预先确定的位置(挨近或保护),或移到另一个冰壶石上(击出或解除)。 在每局掷出 16 个冰壶石后计算得分。 12 英尺(3.65米)的圆圈(即“营垒”)是得分区。 营垒中的冰壶石必须比任何对手的冰壶石更接近 T 形线(中心),才可以得分。 一局中的最高分是 8 分。 通常,计 1 到 3 分。比赛比 8 局或 10 局,时间约为 2 到 2.5 小时。 国际标准是在 150 分钟内比 10 局(每队用时 75 分钟,用时钟计时)

回答3:

谁离圆心近,谁得分 去百度百科看下吧,都有的~ 中国加油 http://www.chinacurling.com/index.php 中国冰壶后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