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篇作文:7年级水平 《90后风尚》(600字左右) 希望有位好心人可以提供参考,谢谢啊

2025-02-02 20:10: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在80年后的人认为我们是幸福的,但是我们认为我们其实也是不幸的。

是的,我们都有不错的条件,我们有漂亮的学校,美满的家庭,但在我们的眼中,我们的成绩是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条件。在80年后人们的眼中,我们90后的孩子是幸福的,有条件读书,应该要好好读书,他们把学习当成了对我们人格,品质,以及对我们未来的评价。他们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学习代表一切,成绩代表将来。

他们总爱把我们跟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在他们的对比中,我们会认为自己是个没有优点的孩子,他们都不知道,其实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我们。很多80后的人把自己以前的愿望和现在的愿望都放在我们身上。我们懂,我们也知道。可是,他们对我们的期望太过于高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痛苦,我们会觉得他们不疼我们,不爱我们,只是把我们当做满足他们愿望的愿望之星,感觉达不到他们就会把我们“吃”掉似的。也许你们看到这里会觉得我说的有点过于夸大了。其实不是的。下面我就给你们一一举例吧!

有一些妈妈,小时候很喜欢弹琴,唱歌。可是那时家里没条件,她们就把这个愿望放在女儿身上,她们的女儿就会被她们所限制着,她们的女儿就会失去童年的快乐,童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可是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一个珍贵的童年,被他们所谓曾经的愿望就被这样毁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其实我们懂,我们知道他们是为我们好,可是,这一切的好,成为我们的负担,这还是对我们好吗?他们总爱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将来着想。可是……

其实,他们可以把他们对我们的爱进行改变的,他们可以放手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可以放手让我们为自己的愿望去拼搏的,其实,他们对我们的爱,可以放开一点的,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愿望,也有自己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想他们那样,那么这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下一代上,那么活着有意思么?如果这样,那么人就不应该出现不是吗?人类一生不就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理想,愿望拼搏吗?

在这里,我想告诉有着愿望却没有机会实现的大人们,不要把你们的愿望放在我们90后的孩子上,我们会被你们的愿望压的喘不过气来的。请你们给点空间给我们好么

回答2:

世博会来了许多90后志愿者,引发许多讨论。近日《东方早报》上展开了。我比较倾向复旦葛剑雄先生“谨慎乐观”的看法。一是世博会只是一个时段,二是志愿者组织基本是政府行为,三是世博会志愿者都是城市大学生远远不是90后全体。所以单凭世博会志愿者这个概念去评论90后都不可能是全面的。

我以为,世博会对90后的局部影响是有的,但也是有限的,这跟以往行政组织的学工学农学军是类似的。所谓一时一事不能决定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怎么样,何况90后的说法是极其模糊的概念。从幸福的到自杀的,从贫困的到富二代的,从实验室到监狱的……都有他们的身影。韩寒不错,但他不能代表80后。蒋方舟不错,但她不能代表90后。酒驾豪车肇事的小青年也不能代表90后。

对某个年龄群体作简单的所谓分析和判断,意义应该相当有限。因为既不可能对某一年龄群体作出一概而论的分析,也不可能对某一年龄群体采取什么统一的政策策略或者同样的态度。重要的是,如何立足培养“国家未来”的高度去关注他们。

而现在的社会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对于年轻人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政治上开放度还不充分,官僚主义的大一统形式主义还很严重,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愈演愈烈。思想上在保守刻板简单粗糙的同时肤浅平庸堕落邪恶到处丛生,导致信仰丧失理想泯灭目光短视。文化教育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泛滥,科技落后学术衰退,个性不独立,创造难发挥。

集中在个人身上,就是把人工具化了。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以金钱为中心的利用和被利用或相互利用的关系,道德被漠视了,感情被价值化了,而心灵——内心世界严重萎缩了。在心理上强迫与压抑、冲动与脆弱、固执与迷茫等等常常矛盾交织在一起。并由于普遍缺乏内省,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年轻人容易成为“失去的一代”。

……因此,无论80后还是90后,甚至70后,年轻人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仅仅部分所谓名牌大学学生参加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固然有益,但显然远远不能代表90后就会怎样怎样了。即使志愿者本身,也不能保证他们以后一定如何。世界永远是变的,人当然也是。

不过,对于志愿者这个概念,我倒有个想法。就是希望这些年轻人将来当官当领导了,就应该以志愿者的思想和心态去当。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群体都是人民的志愿者了,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景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