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5-01-24 00:29: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杜月笙最开始是黑帮的人,后来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装甲保险车送给中共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也算是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并且在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筱庵。

香港沦陷后,杜月笙撤退到重庆,继续主持红十字会会务工作,办理前方救护、后方空袭救护、医疗等工作。上海解放前期,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我党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纠结之后,杜月笙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前往香港,最后也就住在了香港。

杜月笙的一生一直在,默默的帮助者中国人,不讲求回报,有着一颗爱国的心。

回答2:

杜月笙人物评价:

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

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

杜月笙个人简介: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后因章太炎建议而改名镛,号月笙,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的一员。

14岁初到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后来进入当时为青帮上海龙头的黄金荣公馆 [1]  。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

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于香港病逝,终年63岁。

扩展资料:

杜月笙的宅第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后,最终的归宿日渐明朗。这座装饰精美、颇具传奇色彩的公馆将从上海整体迁移至苏州吴江同里镇。

杜月笙公馆作为一座民国建筑,保存到今天,也实属不易,而且这座建筑本身也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性和历史价值,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同里古镇才决定迁入杜公馆。上海东湖路7号的“大公馆”,早在1993年7月,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杜月笙重庆南岸区南山公园路101号的旧居,建于20世纪30年代, 建筑为砖木结构近代建筑 ,保存现状基本完好, 为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新中国成立初由部队代管,1958年移交市房管所, 2003年由重庆南山植物园收购,现为植物园建设有限公司办公室。

回答3:

对杜月笙的评价是杜月笙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下面是对杜月笙的详细评价:

蒋介石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夺取政权,杜月笙在政变中起了关键的作用,雇用流氓为上海总工会送锦旗放烟雾,诱骗杀害总工会委员长、中共党员汪寿华等,致使上海总工会80万会员群龙无首,数千工人猝不及防被蒋介石杀害。

作为旧上海黑社会的大头目,杜月笙身上有很多污点,但是,他也并非漆黑一团。在抗战中,他曾多年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做过一些有益的慈善事业。

特别是他任副会长时正值抗战前后,于救助伤兵输送物资、建立抵抗部队,做出了贡献。杜月笙有经营头脑,会做生意。

杜月笙未必真有多少金融大才,一生皆为半文盲,不过杜月笙很早就意识到,单单在刀口上讨生活,并非长久之计。

钱财用得光,交情用不光,杜月笙的生意经从来不是一进一出的数字账,而是吃好人面、场面、情面这三碗面的大算盘。

从水果月生,鱼跃龙门,身兼数十家公司董事长,成为上海工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其自言是曲鳝修成了龙。杜月笙既有青帮背景的威吓力,更要紧的还是海量人脉,以及对于时机的精准把握。

回答4:

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非杜月笙莫属。一个浦东乡下小人物混进十里洋场,到成为中国最大黑帮老大。

很难用三言两语来描述他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因为从外表上看,他文质彬彬,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一副书生气的样子,人家叫他杜先生。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不过呢,在许多人的眼里,他就是一个“大流氓”,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又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他精通做人之道,有着一身的侠气和一颗鲜明的爱国心。

杜月笙曾这样回忆童年:当时一个月学费只有五角钱,可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读到第五个月,先母缴不出学费,只好停学。失学儿童的痛苦经历,让他永生难忘。成名后,他一直在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门厅高悬对联“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时时鞭策自己。

然而毕竟识字少,无法去“读”,他就重金聘请高明的说书艺人长期为他讲《三国》说《水浒》,学习历史知识和古人处世方式;他勤练书法,签名写得相当漂亮。

他非常注重仪表文明,不论天气多热,他长衫最上面的纽扣也从不解开,并禁止衣冠不整、赤膊袒胸的徒众出入杜门。

文化的熏陶,使杜月笙的整个气质脱胎换骨。著名老报人徐铸成回忆他年轻时第一次见到杜月笙的情景时说,他原本以为此人定会是青面獠牙,见了面才知道原来是位言谈举止都很斯文的瘦削老人。

回答5:

类似于中国版的教父,有情有义,情商极高,而且非常有商业头脑和政治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