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蹲与亚洲厕所设计很有关系,亚洲蹲跟人种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性问题。全世界任何人种的儿童都能完成亚洲蹲,因为小孩子柔韧性可塑性都比较强。而到了成年,因为平时生活习惯的原因,有一部分人就完成不了亚洲蹲了。亚洲蹲看似简单,其实特别考验身体协调性,它主要考验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能力和配合能力,最重要的是踝关节能力。亚洲人由于长期蹲厕的原因,所以打小有这种习惯,蹲下去毫不费力。而外国人打小都是坐式马桶,用进废退,自然完不成亚洲蹲。
做不到亚洲蹲要么是力量不足,小腿的柔韧性差,关节的灵活性差,而且也并不是只有亚洲人更容易做亚洲蹲,经过调查发现,俄罗斯人也可以亚洲蹲,其实外国人如果经常进行深蹲训练,也能完成亚洲蹲,所以并不是亚洲专属,亚洲蹲还有一个名字叫斯拉夫蹲,俄罗斯人做起亚洲蹲来也六的不行,这是俄国社会人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外国人的身子是稳不住的,要用手臂来支撑。为什么说外国人,特别是小朋友不会蹲,主要是因为他们从小没有蹲便的习惯,都是马桶,所以根本没学会。而亚洲人却不一样,从小是从蹲便学起,一生几乎与蹲便不分开,所有就有了自己的习惯。
他们不是做不了,觉得难蹲下,文化差异,外国人一般直接席地而坐,没有蹲下这种习惯,一开始会很难蹲下。我们经常蹲下上厕所这些,自然而然会觉得很容易,亚洲蹲,这个名字也是外国人看到我们蹲下这种习惯感到很新奇而特别取的名字,还有你看举重比赛,多少外国人都蹲下了啊。
其实呢,好多同胞也不会亚洲蹲,我一个大学的妹子朋友,也不会亚洲蹲,宿舍里亚洲蹲都毫无压力,没想到,她竟然成了另类。后来我们总结,这跟日常的方便习惯有非常大的关系。北京妹子从小就习惯了马桶,根本很少有亚洲蹲的机会。而我们其他几个人,则是从小都习惯了亚洲蹲。欧洲人更是从古至今都是马桶式拉粑粑。别看只是个小动作,从小蹲到大,很好的锻炼了脚部的柔韧度。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小结论,只要能完成亚洲蹲的,基本小时候都是蹲着拉粑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