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思维力?
第一,让孩子坚持独立思考。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其思维能力一般比较强。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要急于给他们提供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应该启发孩子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寻找答案。
当他找不出解决办法时,再一步步引导他学会观察和思考,慢慢地找出正确答案,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第二,让孩子真正融入思维活动。
要想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让他的思维活动变得积极,必须让他置身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
当孩子的小脑袋瓜冒出很多想法,提出很多问题时,首先让孩子先独立思考后再进一步提出疑问,其次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仍要保持独立思考,最后帮助他认真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直到找出解决方案。
第三,学习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
可以让孩子学习抽象、概括、分析、分类、比较、归纳、演绎、系统化和具体化等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对于他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当孩子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思维之后,就更容易掌握正确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在遇到问题时,也容易发散思维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具体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相关书籍,学习有关思维训练的课程,或者陪他一起做一些逻辑推理的游戏。
第四,让孩子多读,多看,多思考。
阅读能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如果孩子一边阅读一边吸收新知识,同时加以分析和理解,在遇到问题时就能开阔思维,提出独到的见解,从而提高智力。
家长要让孩子多读书,尽可能多地涉猎不同的领域;让孩子多看,多观察书中不同的人对不同事件的处理方式;让孩子多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经过有目的、有重点的阅读之后,孩子才会发现问题,找到答案,将这些新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慢慢地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给教师提出不少的教学建议,每一条建议都是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其中有的是用实际事例,有的是一些的理论分析,最多的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亲身遇到的问题和真实教学案例,阅读这本书,对教师教学大有益处,也是我开阔眼界,启发非浅.
本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有几个孩子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家长们很着急,纷纷询问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中谈到最多的方法就是利用假期为孩子补课.这是家长为孩子寻找的解决方案,那么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其中主要就是讨论如何看待班上学困生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一,正确看待儿童成绩
"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观点,每个孩子的成功都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的,教师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各个方面,知晓学生的各种特点与个性,任何时候不拔高,不低估,这样才能中肯地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较好地把握学生的生长发展方向.
二,了解儿童的个性需要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无论是对待优等生还是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学习,首先就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将会遇到何种困难,这样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学习.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
明确学生在学习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
积极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