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古印度国王大力扶持佛教

2025-01-30 17:45:0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印度人喜欢思辨,就是现在也如此,对于思辨力强的佛教自然偏好。
2.佛教包容力太强了,心量广大的国王自然很接受,就是佛教为国教之时,印度各国都是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的,更别说宗教战争了。这是其它宗教所办不到的。
3.佛教讲究慈悲济世,对教化百姓大有裨益,自然被有头脑的国王所接受。
4.佛教讲究正信,破除迷信,追求智慧,这在其他宗教是很少见的,对于英明、求知的君主来说,再合适不过。
5.佛教内容广袤而又精神,是个无穷的宝藏,对于求知欲强的君主来说,肯定会青睐一些的。

回答2:

印度的传统是尊敬出家人。不管是国王还是王公大臣,都会礼敬出家人。传统上国王在位到了一定的时候(一般是中晚年),就会选择出家以期追求解脱或者追求来世升到梵天。
因此,古时候印度的国王总会是某一个宗教的支持者,一般不是佛教就是婆罗门教。
而为什么古印度的国王比较支持佛教呢?因为佛陀及佛陀灭度后的500年内,在印度还是佛法的正法时期,那时候佛教里高僧辈出,还有很多证悟阿罗汉果的高僧,辩才无碍,明显比其它教派的人鼎盛,因此自然而然容易获得国王的支持。

但是佛灭500年之后,佛法慢慢走向衰败,婆罗门教兴起,连印度本土佛教的经典也被迫由巴利语改变为梵语,而之后到了佛灭1000年左右,密教兴起,印度的佛教更是与婆罗门教充分融合了(玄奘取经是在公元640年左右,相当于佛灭约1100年,因此他取回的经典已经包含了咒语等密教的内容),佛教更加快速走向衰败,最终在佛灭1500年左右,印度本土的佛教被伊斯兰教势力完全毁灭。

回答3:

你的问题很奇怪哦!正好说反了,在古印度除了阿育王大力扶持佛教之后的很多王都是极端迫害佛教徒的,自从佛教徒受到极端迫害之后佛教也开始改变了理论也就是那个时期佛教为了生存,唯心的理论出现了,也就是因果相报等等。到了中国唐代时期印度的佛教已经没落了直到后来的消亡!

回答4:

在封建统治下宗教是一种很好的控制手段
有了信仰就容易受到信仰的鼓动
这样统治者就能借助宗教来达到平时达不到的目的

回答5:

因为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印度古时期一国的国主,据说挺成功,有样学样呗!我瞎猜的,看看就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