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释放奴婢
柳州沿袭一种残酷的风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沦为奴婢。”柳宗元发布政令,“革其乡法”,使得那些沦为奴婢者,仍可出钱赎回。
政令中制定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已经沦为奴婢的人,在为债主服役期间,都可以按劳动时间折算工钱。工钱抵完债后立即恢复人生自由,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一举动受到贫困百姓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
2、兴办学堂
柳宗元上任后,亲手创办了很多学堂,采取各种方法鼓励小孩积极念书,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在政事之余,柳宗元还耐心接受青年学子的拜访,对他们循循善诱。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的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同时推广医学,培养出当地自己的医生为民众服务。
3、开凿水井
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使从来不敢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
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这不能不说是柳州人民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喝水的方式改变是生活方式改变的反映,从而也带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更新。
4、开荒建设
柳州城外有着大片大片的荒地,柳宗元以父母官的身份,号召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垦地,种树种菜,鼓励发展生产。
有了足够的土地才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蔬菜,人民的生活才能走出饥饿和贫穷。在柳宗元的努力下,柳州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增。柳宗元还重视植树造林,亲自参加植树活动。柳宗元在位期间,整治街巷,修筑庙宇,并开发了不少自然景观。
5、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20年。虽然已有20年的短暂和平,但这时的唐王朝早已走过了它的太平盛世,逐渐衰朽。唐王朝的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发展。
中唐以后的各种社会弊端如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正在形成。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闻见和感受。
803年十月,柳宗元被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宗元
福民驱鬼的《龙城石刻》
柳州的柳侯祠,现在《龙城石刻》(“剑铭碑”)复制品,是一块长一尺多、高六寸的残缺石碣,上面刻有“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相传这块《龙城石刻》从土里挖出来时,旁边还有一把短剑,所以又称“剑铭碑”。 这是柳宗元逝世前两年,在一次向其部下魏忠、谢宁、欧阳翼等人交代后事时,写下的一篇铭文。当他挥毫时,在场的围观者都认为笔法苍劲、雄健,内容也是表达他爱护百姓,诅咒邪恶势力的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提出为了使它传之后世,不如镌刻在石块上,经柳宗元同意,叫来石匠,将这篇铭文镌刻成碑,连同他佩戴的一把短剑一起埋入土中。历经千年人世沦桑后,被一位百姓无意挖掘到,可惜不久即失落,只留下拓片。 由于这是一件被认为埋入土中可以镇宅,携带身上可以护身的神物,所以清代南方赴京应考的士子和长年经商在外的商贾,多有随身收藏《龙城石刻》拓片往来于旅途,以求逢凶化吉的。
失而复得的“荔子碑”
“荔子碑”是过去每年祭祀柳宗元时用的祭歌,摘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的《柳州罗池庙碑》中的《享神体》,此碑是公元1217年(宋代嘉定10年)刻的,因开头有“荔子”二字,所以叫做“荔子碑”。由于碑文是韩愈写的绝好文章,又是宋代名书法家苏东坡写的绝好行书,歌颂的是柳宗元绝好故事;因而叫做“韩诗苏字柳事碑”,又被人们美誉为“三绝碑”。 此碑现巍然耸立于柳侯祠堂内,我们可以看到碑身为断裂合拼而成。柳州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嘉清年间,在战乱中,“荔子碑”被毁坏。后来在筑柳州外城时,有军士捡得半截“荔子碑”,拿来砌城墙,但是每次砌进墙内,城墙就崩塌,后来才发现是“荔子碑”的一部分,在场的人终于醒悟过来,知道拿来砌墙是对柳侯的不敬,受到崩塌的惩罚。只好把断碑抬回柳侯祠,与残留原处的“荔子碑”拼合在一起,使这一珍贵的文物得以完整地保留下来。
柳宗元醉酒写诗头
唐顺宗时,王叔文革新失败,柳宗元遭株连,被贬官到柳州任刺史。此时,柳宗元整日闭门谢客,饮酒吟诗打发日子。
空闲时,他便教十二三岁的小书童柳植写字作诗。经柳宗元悉心调教,柳植不但能吟诗作对,字也写得挺好,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
那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居然下起鹅毛大雪,一时间,整个柳州成了一个银色世界。
柳州知府很高兴,在南郊鱼峰山上的望江亭里摆上火锅,请来文人墨客吃狗肉赏雪。
酒后,知府要在座每个客人做一首赏雪湿助兴,并规定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个“雪”字。文人墨客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写出一些俗不可耐的歪诗,吹捧知府的德政,获得这帮闲人的阵阵喝彩。
柳宗元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趋炎附势,他不动声色地独自在喝酒。轮到他写诗时,他已大醉。他信手在宣纸上写下了“千山孤独”四个大字后,便伏在案上烂醉如泥。
知府原是希望柳宗元写些歌功颂德的诗,一看他只写了四个字,心中不悦,卷起宣纸打道回府。
柳植见状,知道主人得罪了上司,弄不好会被人家诬陷为是在发泄被贬官后对朝廷的不满。
柳植便不顾一切地追下山来,在半山腰,追上了知府的轿子,“启禀知府大人,我家老爷现在酒醒了,他命小的来取回那首尚未完成的诗稿,让他继续写。”
知府将那幅宣纸交给柳植,没好气地说:“叫他快点儿写,我在半山腰等候。”
柳植拿着诗稿回到望江亭,焦急地对主人千呼万唤,又揪耳朵又捏鼻子,都无法把主人弄醒。
柳植望着漫天飞舞的大雪,急得直哭。这时,江边停泊着一只扁舟,一个老鱼翁披着蓑衣独自在那里垂钓。
柳植触景生情,诗性勃发,勇敢地拿起狼毫笔,在“千山孤独”那四个字下添上诗句,又写上诗题《江雪》。
柳植写完后,欢天喜地下山去向知府交帐。知府见了诗稿上潇洒飘逸的笔迹,高兴地下山去了,
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才醒过来。柳植将刚才情况告诉他,并将诗句吟给他听。
柳宗元听了高兴地说:“柳植,你写地不错哇,这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图”。从此,《江雪》一诗便成为我国诗坛的千古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