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最好的一本书是《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基本介绍:
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或一个既定期间内)各项业务活动、财务表现等方面的总体预测。它包括经营预算(如开发预算、销售预算、销售费用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等)和财务预算(如投资预算、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全面预算:的特点体现在“三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全方位:全部经济活动均纳入预算体系,全过程:各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均要纳入预算管理过程。全员参与: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各级人员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和实施。
摘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视野论坛的文章给你看一下,把分给我吧。哈哈。
近日来,一直在认真研读张熙庭先生编著的《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阅读之后,心潮澎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预算管理引入到国内已经很长时间了,一直实践的不理想,到底是人员上有问题,还是机制上有问题,其实都有问题,但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预算管理没有很好的方法论进行指导,这是我国预算管理这么多年来最大的败笔。
预算管理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滚动预算就是其一。很多传统的预算书籍都把滚动预算描述得非常简单,实质上就是在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单一、市场需求量大,如果能把生产抓好,基本上年度预算的总目标就可以实现。但问题是现在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产品品种多、批次多、每批数量极少、产品变化非常快、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等等,如果我们还是在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不去做好每个分期的滚动预算,那预算的价值何在?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后,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编制滚动预算,但滚动预算又暴露出新的问题,很多企业都把滚动预算当成是一个参考值,无法与年度预算相衔接,那年度预算的总目标该如何保证得以实现呢?如果要衔接,又该怎么衔接呢?滚动期内,市场不同、产品不同、资金的需求、人力的配置等等都与当初预计的不同,这就是很多企业在实施预算以及滚动预算后执行不下去的关键问题。
预算绩效是预算管理的第二大难点。为什么要实行预算绩效?为什么不是平衡计分卡、KPI、360度?难道人力资源的核心模块要出让给预算管理?《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给我们找到了答案。之所以要以预算绩效来盘活整个体系,是因为预算绩效把体系内所有人的利益都放在同一个操作平台上,相互促进,更能相互博弈、相互制约。这一点是传统绩效实施不成功、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因为系统内的每一个模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光强调一个模块的绩效发挥到极致,实际上会导致其他模块无法发挥绩效,那么整体绩效就会削弱。如,企业刻意强调销售绩效,销售部门通过赊销、低价等方式把业绩做起来了,别的部门可能会很难生存,所以,必须通过体系内的其他利益群体来博弈,才能使得各个利益群体趋于平稳,始终处于整体利益最佳的一个分界点上,这就是预算绩效最大的魅力所在。而传统的预算书籍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人力资源只能沦为搞搞招聘、培训、行政、收收报表之类的工作。
内部银行是预算管理的第三个难点。为什么要把内部银行牵扯进预算管理系统呢?因为内部银行能够衔接整个预算管理体系,在资金的收支控制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内部银行是模拟银行的操作,对资金的额度进行控制的,它与传统的预算控制在操作手法上完全不同,是一种非常主动、积极地控制手段,体现了现金为王的控制原则。其次,它可以集中各种分散资金,统一调度,保证极好的资金利用效率。而传统预算书籍并没有强调到这一点,所以,很多企业在资金的控制上非常薄弱。也有些企业错误的认为,只有大的集团公司才使用内部银行这一高招,《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告诉我们,内部银行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实行的资金控制方法。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为我们解决了上述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而且从书中的走直线、全过程的案例来看,该书非常务实,完全具有可操作性,该书从系统上把握了每一个关键点的衔接,而且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语言讲述,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得懂、看了有作用、看了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可喜可贺!
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国预算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预算管理体现的形式更多的只是理论,就理论论理论。虽然,近些年预算管理的书籍出版了不少,但真正能指导企业运用的几乎没有,预算专著始终还在重复着计划经济的老路子,没有与时俱进。国内学术界对预算管理也有一些研究,但理论性太强,结合现实的并不多。国内也有一些专家,确实在预算管理方面有独到见解,但教给大家的都是些零散的概念。下面,简单列举几个问题就能说明现在的实际情况:
1.预算书籍不管作者是谁,是不是内容都差不多?
2.预算书籍是不是理论特多,案例特少?即使有案例,是不是简单提起,然后又匆匆结尾?案例是不是大多只告诉我们某某大公司实施了预算以及预算后取得的成果,却没有告诉我们该公司是如何做预算,一、二、三、四步是什么?每一步是怎么衔接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案例是不是只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新鲜的名词,然后就结束了?
3.预算书籍是不是计划经济成分多,市场经济成分少?是不是年度预算多,月份滚动预算少?既然年度预算因为跨度期长会导致预算不准确,每月的滚动预算才具有最强的指导意义,那么,预算书籍有没有告诉我们滚动预算如何与年度预算完美衔接呢?
4.既然预算是一个高绩效的管理工具,那么,预算书籍有没有告诉我们如何为各人员设计绩效,使各人员在预算体系这样同一个操作平台上相互博弈、相互促进呢?
5.很多的培训、讲座、论坛都有预算专家在讲解,那么,预算专家有没有让我们听了他们的课程后就能对预算形成一个系统?既然预算管理是一个工具,那么,为什么听课后还是无法操作?预算专家是不是只是将深奥复杂的预算书籍作了简单的口语化处理?所讲述的内容是不是跟预算书籍差不多?既然预算书籍是在重复计划经济的老路子,那么,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预算专家是不是对先进的预算理念与方法保留得太多,而教给我们的太少?听了专家的课,你是不是还是不知道核心的技术,还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
仔细分析上述5大类问题,就可以知道我国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先进的预算方法想学学不到,自然会制约我国预算管理的发展。自行摸索的方法可以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不一定先进,既然不先进,也就无法再次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然缺乏竞争力。
预算是高绩效的管理工具,而我们却运用得这么少,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很好的方法论来指导预算管理的实施,所以,行动必缓慢。这也是我国预算管理只停留在费用预算、局部预算的层次,只把预算当作一个参考值,却无法细分目标,使之环环相扣,最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真正原因。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对于上述三大问题点播的非常到位,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我国预算管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我们期待着战略预算,将是管理界的一次最大的工业革命。
全面预算最好的一本书是:《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由张熙庭编著的一本管理著作,旨在帮助财务人员、人资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快速成才、不走弯路、快速提升职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一书有三大特点: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走直线”是指不保留观点、不分散观点,全盘托出所有绝招;“全过程”是指中间过程不脱节,不摆迷魂阵,意在保证阅读过该书的人员都能全过程操作,而不是这里不清,那里不明,或者只懂某一个环节;“系统化”是指阅读本书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单个模块。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将战略矩阵、企业文化、IE工程学、6西格玛、精益制造、JIT、ERP、KPI、平衡积分卡、内部银行、财务管理、融资决策、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现场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无缝对接地整合到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当中,并且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写作方式,让所有读者都能轻松阅读、轻松理解。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的宣言:人人都能看得懂,人人看了都会用,人人都会搞绩效,人人都会做管理,人人都能懂系统。
《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的终极目标:人人都可以成为预算专家、财务专家、绩效专家、管理专家、系统专家。
张熙庭,男,实战家。多年来,张熙庭先生潜心研究战略预算,并取得了巨大的实战成绩,被誉为中国战略预算系统化理论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