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前,哭闹常常是因为饿了、渴了、身体不舒服等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3岁后,孩子的哭闹常常伴随着一定目的。
尤其是当孩子哭闹一会后,家长招架不住向他妥协,会让孩子会觉得哭闹是很有效的方法,屡试不爽,逐渐学会用“哭闹”来要挟父母。
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坏习惯,因为他不懂得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一遇到不如意就哭闹,最后只会变得越来越任性霸道。
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1
首先需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哭闹
面对孩子的哭闹,大多数父母是这样处理的:
认为哭闹是不好的、丢人的、没用的,于是粗暴制止孩子,朝他发火大吼:“不许哭!”
见不得孩子哭,舍不得孩子难过、伤心,于是立即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从而让他停止“哭闹”。
这两种做法都欠妥。
其实,孩子哭闹的时候,是最渴望理解、认同,最需要父母爱的时候。
要求孩子不许哭只会让他哭的更厉害,简单粗暴的制止或冷漠走开,只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而即时满足又只是堵住了孩子情绪的表达,并没有疏通,孩子还是无法获得完整的情绪体验。
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首先应当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你是不是想要拿到那个玩具?”
“你需要妈妈怎么做?”
通过这样的判断和询问跟孩子对话,了解清楚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
坚持原则,接纳孩子的情绪
曾经在一家超市里,看到一个小男孩想要货架上的玩具,妈妈不同意,男孩坐到地上大哭。
这位妈妈没有因为众人的眼光觉得尴尬而打骂孩子,也没有直接走开不管孩子。她平静地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时间发泄情绪。
过了一会孩子发现怎么哭闹妈妈也没有退步,就停止了哭泣。妈妈摸摸孩子的头,一边嘴里说着什么,一边带着孩子走开了。
当孩子哭闹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表达“共情”,接纳孩子的情绪。
这并不代表父母的妥协和认可,而是对孩子情绪的认同和保护。
“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自然会感到伤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允许孩子表达情绪,孩子才不会把什么都堵在心里,他会感受到“生气”“委屈”“难过”“失望”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只有感受过情绪,孩子才可能学会控制情绪,将来的情商才会高。
而且,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反而会更快地平复心情,对父母产生信任和友好的态度。
在孩子哭闹时,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坚持原则,不妥协不退让不逃避,在这样的基础上,给孩子共情和陪伴。
平静地抚慰、摸摸头、抱抱他,必要时把孩子带到一个轻松合适的环境,帮助孩子发泄情绪。
“我知道你是因为······而生气/难过,我理解”
“哭一会没关系,我会陪着你”
等孩子平静下来后再去教育和引导。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几分钟、几小时、甚至一天。
找到真正合适的时机,孩子才能听得进话,教育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把爱和规矩同时给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哪怕被拒绝,也会感受到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链接。
3
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和解决问题
只会用“哭闹”来要挟父母的孩子,将来也只会成为长不大的“巨婴”。
作为父母,不要因孩子的哭闹而发脾气。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让孩子明白:“事情是可以商量的,你可以哭闹,但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孩子这是自小被你们惯坏了,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哭闹,你们做父母的就会帮他解决,养不教,父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