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k2cr2o7标定na2s2o3溶液浓度的实验为何采用间接碘量法

2025-02-02 03:03: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在标定Na2 S2 O3溶液时,不直接用K2 Cr2 O7滴定,而需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的原因是:反应没有明确定的计量关系。

直接碘量法可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直接碘量法于滴定前加入淀粉指示剂。淀粉遇碘显蓝色,反应极为灵敏,在化学计量点后,溶液中有稍过量的碘,碘便与淀粉结合使溶液显蓝色而指示终点。在酸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于滴定前加入。  

间接碘量法则须在临近终点时加入,因为当溶液中有大量碘存在时,碘被淀粉表面牢固地吸附,不易与Na2S2O3立即作用,致使终点迟钝。

扩展资料:

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含量。极微量的碘与多羟基化合物淀粉相遇,也能立即形成深蓝色的配合物,这一性质在碘量法中得到应用。

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其中间接碘量法有分为剩余碘量法和置换碘量法。 碘量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溶解氧,气体中硫化氢,食品中维C、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环境、食品、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最为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碘量法

回答2:

在标定Na2 S2 O3溶液时,不直接用K2 Cr2 O7滴定,而需采用间接碘量法标定的原因是:反应没有明确定的计量关系。

回答3:

K2Cr2O7氧化KI时,需要酸性,所以加HCl,放置一定时间是让K2Cr2O7氧化KI完全,因为它们反应慢,后面加水是为了稀释下酸度. 滴定终点不容易看出来,容易过量,导致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