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越喜欢讲道理的父母,孩子到了一定年纪,往往就越逆反。
原因很简单,喜欢讲道理的父母往往太重“理”,而忽略了“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出现反抗情绪。
父母最大的底牌,不是知识丰富,不是道理知道地多,而是亲子关系,是与孩子在情感上流畅地互动。
深信“以理服人”的父母,总有一天会发现,孩子比父母还会讲大道理。
回忆一下,当你请孩子帮忙时,孩子有没有回过一句你曾经教他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时候,很多家长就哑口了,只能用听话、孝顺来压孩子。
而孝道,归根到底,也是情感。
父母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和孝敬,孩子其实也希望父母能真正在乎自己,而并非冷冰冰的道理。
所谓“情理”,先有“情”,后有“理”,一切好商量,反过来,则容易出问题。
那么,父母该如何和孩子构建积极、健康的情感链接呢?
做到以下三条,亲子关系便不会差。
首先,学会示弱
工作时,如果有领导愿意给机会,让你展现自己,你是不是会对这个领导特别有好感,特别亲近?
亲子关系也一样,别把什么都做全了,留点缝隙,让孩子去发挥。
特别是能干的父母,更要约束自己。
你做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孩子就只能用无理取闹、蛮横任性来发泄自己的不满了。
不管几岁,人都渴望被需要。
示弱会不会被孩子看不起?这是很多家长之所以不愿向孩子示弱的担心所在。
其实示弱不是软弱,它们最核心的区别在于父母的自信程度。
越不自信,越外强中干,而越自信,越表现为外柔内刚。
一定要从外部表现里找痕迹的话,话少的人比较自信、强大,这些人的示弱有时候只需要一个表情,或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了。
其次,需要克制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过这么一个故事:聚会中,一位太太认识了2个新伙伴,且都相谈甚欢。第二天早上,当这位太太一觉睡醒后,她回忆昨天的聚会:第一个新朋友已经有点记不清了,但对第二位却印象仍很深,而且每每回忆双方对话情景时,总不自觉的会嘴角上扬,由心里感到开心。那么这第二个人做了什么,会让和她交谈的人如此愉悦呢?
她只做了一件事:真诚的倾听。
人都喜欢以及习惯于表达,却很少能真正听别人说话。
所以,如果能克制自己表达的欲望,多听听对方表达,就会让对方感到被重视,被尊重,如此,这段关系自然就很容易变地融洽了。
美国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提出“8020对话法则”,他认为:一次谈话中,应该用80%的时间去倾听,剩下的20%则用来提醒或启发对方说下去。这样的交流方式,能成功征服人心。父母要想征服孩子的心,也应该“多听,少说”。
最后,适度引导
或许有人说,又要示弱,又要克制,那么干脆父母全都闭嘴算了。
那也不行!
佛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性学三论》中曾谈到:无回应,是黑暗,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前面卡耐基老先生的“8020法则”也说了,要留20%时间回应对方。
更何况,作为父母,还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
那么父母该怎么用好这20%呢?
推荐苏格拉底式对话。
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方式,简单说,就是“少说多微笑,只问不回答”。
不给结论,只用提问引导孩子表达和思索。
苏格拉底式提问的经典六连问句式是:
每一个问题提出后,都要让孩子充分表达,不要轻易评判。
这六个问题折射出的内容,就是事实、动机、能力、环境、执行。
所有的问题都逃不出这几个角度。
话不用多,但经常这样问,除了练就孩子出色的逻辑运转能力,
还能走进孩子的心里,让亲子关系更加心连心。
想要跟孩子感情深厚,毕定要抽出时间来多陪伴孩子。跟孩子之间多互动玩耍,多交流沟通,让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
想要跟孩子感情更好,应该更多陪伴,高质量陪伴,多和孩子平等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