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皇帝以前,王是最大的。以中国为例,整个黄河流域以及周边地区先后经历过夏、商、周三个王朝,这些时段,王能够控制得到的地方都是他的国土。这些土地又分为大小不等的几百个小国,以大到下称为公、侯、伯、子、男;以“国”的形势存在,都是归王管。王字本身意思就能说明这一切:三横代表天地与万物,一竖表示一人统治。
而皇和帝最早是用来称呼先贤和传说中的人物,基本上可以算虚的东西。如三皇、五帝,现在究竟指哪三皇、哪五帝都是有争议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功劳绝世,王号根本不配他,皇和帝都体现不出他的伟大,就把这两个字合起来,自称皇帝,而且后人也不能用,只能叫二世、三世到万世。
他这个梦想只延续了四十二年,就被刘、项联手打破,然后楚汉争雄,刘邦建汉,当了皇帝,仍旧按照旧例,将国家分为十几个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头头就是王。可以看出,这个时候皇帝统治着这个叫“汉”大国(这就是我们民族为什么叫汉族的原因),而大国里又分成了一块块的很多小国,由王统治,每年向皇帝进贡,这就是诸侯国。王是皇帝的下属,而帝国和王国下面分出来的更小的地方就不叫国了,大多数县或郡都有一个侯,这块地就是分给某个“侯”的。而另外的四个爵位几乎不用。
到了东汉,由于前朝的经验(那些王国经常捣乱,都想括大地盘,甚至想当皇帝),朝廷干脆废了王国,进行集权统治。这个时候人口发展很快,以前最大的郡已经名不副实了,地也不会增多,立了功的人没地方封。朝廷就把很多大县也改成了郡,而设了一个比郡更大的单位“州”来管辖郡。郡想当于市,州相当于省。郡最高长官是太守,相当于市长;州最大的是刺史,相当于省长。
但随着各地势力的扩大,又有点管不住了,太守不听刺史的,刺史之间又互相较劲。东汉末年,又搞出个州牧,刘表和刘璋就分别做过荆州牧和益州牧。现在没有相应的官位可以打比方,但是可以意会,州牧和刺史管同一个地方,但州牧是中央特派的,大多手里都有兵权,所以比刺史大。不过名义上虽然是这样,实际上又不同,总的来说还是谁最能打,谁兵最多,谁就是最大的。
曹操扫平了很多内乱,功劳很大,封侯有点屈才,封王又不好开先河,所以就用了一个废弃了很久又比侯大的爵位“公”来与侯区别。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封了王,魏(河南、河北交界一代就是他的王国,是不是也包括山西就没研究过)就是他的国家。
这个阶段没有真正的诸侯,而是把地方的每处够大的势力都统称为诸侯(别的阶段好象也有这种叫法,就象现在叫人老总一样,虽然对方也许并不肿)。
魏王和丞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魏国是他的封国,在魏国他最大,如果他不留在朝中而回国,他就是魏国的国王,手底下也有丞相(也许叫相国)。但他是留朝的大臣(多半是他不肯走),担任了汉朝的丞相。
打个比方,象美国,每个州都是一个国,都有不同的法律,曹操嘛,随便比一下,就是亚利桑纳州的州长和美国国务卿。
唉,在没有相应的比喻,也不能随便乱比。
这个解释虽然不是很细致(再大就只能写论文了),但应该可以看明白。
再解释一下官位和爵位:
丞相、司徒、大将军什么的是官位;而王啊、公啊、侯啊是爵位,嗯,不好做更细的解释,可以认为是现在的省长、市长、县长吧。
国家有丞相、将军什么的,下面单位也一样有相和将(当然有些官名只能中央用)。象现在主席、主任什么的,这是官位,国家、地方都用,只不过其中的差别可就天差地别了。
这样的解释希望你能明白。
诸侯只是一个模糊说法,表示是割据一方而已,并不是官职,在汉朝异姓不封王,刘邦规定的,王是爵位,地位上仅次于皇帝,而丞相是官职,为百官之首,二者不可相比,曹操做了魏王,依然也是丞相
东汉没有诸侯王,汉朝在汉景帝时期诸侯王叛乱被平息以后就不再分封诸侯了。
魏王只是爵位,享受特殊待遇但没有实际国土,不像西汉初年分的诸侯王都是有实际领地、军队、可以自己掌管诸侯国内的钱粮的。
丞相才是官职,魏王兼任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