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之时的之的虚词的意义 和用法

2025-01-06 12:55:4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作动词用,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相当于“到”、“去”、“往”:
  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④至之市(《郑人买履》)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具答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③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⑤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⑥呼尔而与之。(孟子《鱼我所欲也》)
⑦专其利三世矣。问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渔为甚异之。(陱渊明《桃花源记》)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④若毒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⑥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以下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
  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愚公移山》)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
  ⑤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
⑥恢弘志士之气 / 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
例如: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③甚矣,汝之不惠!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④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⑤“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音节助词。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丘明《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
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还有以下几种用法: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6、补语的标志。如《捕蛇者说》中的“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之”在这里作补语的标志,可译作“得”,表示连结中心词“不幸”和补语“甚”。
7、用在主语和介词结构之间,表示它们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强调、突出这个介词结构的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嵌在姓名中间,无实义。“佚之狐”、“烛之武”、“介之推”、“宫之奇”。
9、嵌在专用名词之间,无义。
①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黄鹤楼》)
②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病梅馆记》)

四、另外,在现代汉语中,“之”有时用在时间词“前、后”的前面,组成双音词,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或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