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在寒冬的唏嘘下,一年走向了尾声。2019年是汽车行业接受"大考"的一年,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支柱——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的转变。这一年,有兼并、有重组、有海外谋求发展,在左右突击中谋立足;这一年,有新品、有下探、有抱团取暖求变,在存量市场寻求发展;这一年,有困难、有挫折、有人永远的离开,在寒冬中它率先离场。那么,2019年的几大关键词,你又了解几个?
豪华下嫁
纵观2019年,豪华品牌下嫁成为了主旋律。2019年11月,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光束汽车生产基地项目终于获得了批复,这也意味着于2018年成立的光束汽车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据了解,光束汽车是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也是一家具备高度灵活性、高标准、高可持续性的工厂;在产品研发方面,长城与宝马将联合研发并生产。光束汽车项目建成后,将启动生产MINI品牌纯电动汽车;同时,MINI品牌燃油车也包含在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以及产品规划内。而这一事件表明,宝马清晰的看到了长城身上的闪光点,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选择放弃部分利润来合资合作。
除了宝马汽车以外,戴姆勒集团与吉利汽车的联姻也成了一大佳话。12月3日,吉利与戴姆勒共建的高端出行项目"耀出行"宣布正式启动,成为双方意向持续深化友好合作的信号。其实早在今年3月28日,戴姆勒和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和推动Smart品牌转型,致力于将Smart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显然,这又是一个品牌战略的双赢举措,既是戴姆勒在华布局出行生态的新例证,又将有效推动吉利控股集团转型,为吉利的高端化和共享化战略再添筹码。
其实在2018年,汽车行业股比放开后,同样给了汽车市场无限可能性。历经几十年发展的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拥有了外资所羡慕的能力。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甚至在个别领域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而跨国车企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中国从过去单纯的"利润奶牛"角色,开始向全球工厂打造。新品牌发布、合资工厂、研发中心、人才孵化,中国的戏份变得越来越重。如今来看,自主品牌牵手国外高端品牌不再少见,各取所需、开放共赢的本质是合作的助推器。
巨人抱团
尽管对于汽车圈来说,"抱团取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企"抱团"已经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活下去,车企们纷纷出招,比如同行抱团,或者跨界合作。2019年1月15日,福特与大众在底特律对外宣布,双方结成战略联盟;2019年3月,戴姆勒、宝马宣布"联姻",开始整合出行业务;2019年7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同月17日,江铃与雷诺在新能源领域宣布合作;12月中旬FCA集团与PSA集团合并刷爆了汽车圈;在12月23日,上汽集团在上海与广汽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宣布与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面对"新四化"趋势不断深化,车企纷纷加大对未来技术的投资,然而动辄上百亿欧元的投资对于每家车企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在此情况下,"单打独斗"不如"众人拾柴"。此外,由于汽车市场下行,车企的利润也在不断下滑,想以一己之力完成所有投资布局,独享研发成果已经逐渐成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无论是谋划未来市场,亦或是解决眼下问题,抱团取暖都不失为切实有效的解决路径。"单丝不成线,孤木不成林",随着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这句话在未来将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人的口头禅。
举步维艰
中汽协发布的车市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0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变革转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加剧,头部效应愈发明显,二三线汽车品牌生存的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甚至很多品牌陷入了长期的经营困难。于是乎,在10月一则"传闻称四家车企年底将进入破产程序"的消息,将华泰、众泰、力帆、猎豹四家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虽然四家当事企业已经辟谣,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企业大浪淘沙已经开始。
从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东风集团、比亚迪、北汽新能源逆势上扬,众泰汽车、力帆汽车、长安汽车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95%、-859%、-239%。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一边是规模大且善经营的企业,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凭着强大的抗压能力,市场地位得以进一步强化,甚至实现了逆势利润大涨;而另一边则是因为规模小、经营能力差、转型不及时、低端产能占比较重的种种原因,正在退市破产边缘挣扎。换言之,就是强者愈强,弱者退出。被撕裂,或许正是中国车市新一轮产业洗牌的前兆。
滑铁卢
2018年,被誉为"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纷纷交付,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面对补贴退坡,新能源市场环境也愈发艰难,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其销量在不断减少的同时,也在接受新一轮的洗牌。2020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截至目前,浩浩荡荡的造车新势力大军中,仅有蔚来、威马、小鹏、哪吒、新特、零跑等10余家完成了交付。即使是已完成交付的企业,2019年的交付量亦难言乐观,仅蔚来、威马、小鹏交强险上险量突破万辆;并且,这些车企的实际表现并不是像表面那么光鲜。
仔细来看,蔚来汽车虽然稳坐造车新势力头部车企之一,但是2019也并没有太多起色,烧钱巨亏、汽车自燃、融资艰难、公司裁员、股价持续下跌等负面新闻将蔚来推至"风口浪尖",创始人李斌更是被判定为"2019年最惨的人"。小鹏汽车的发展在这些造车新势力中还算不错,但是7月中旬,小鹏G3更因新车价格问题引发老车主集体维权,也让小鹏陷入了品牌信任困境。至于威马汽车,一直想方设法为自己的发展铺路,站在消费者角度出发,制定了新的措施和提出创新方案,但是在销量上并没有太大起色。
此外,在造车新势力艰难的交付之路背后,是新势力造车企业需要持续烧钱融资与资本越发谨慎的矛盾。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集资金总额为8310亿元,同比下滑20.4%;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总额为4314亿元,同比下降53.7%。可以看到,整体投资规模下滑明显,在此情况下,盈利遥遥无期的造车新势力融资显得更加艰难。如果说,2014年,是互联网造车的开始;2018年,是"造车新势力交付元年";2019年,则是造车新势力能否继续走向下一阶段考验。大浪淘沙,曾经那些ppt造车的品牌在寒风中死去,而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会留下来。
主张观点
从2019年关键词来看,不难发现,2019年车市的所有故事基本都是围绕着"寒冬"展开,无论是豪华品牌下嫁、巨人车企抱团,还是二三线车企举步维艰,亦或是造车新势力滑铁卢,都与当前更为残酷的市场现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这些充斥着迷茫、焦虑、告别等等负面情绪,也让整个汽车行业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这个拐点正是下一轮增长开启的过渡期,只不过大家现在都不知道这个过渡期还会持续多久。那么,对于2019年几大关键词,你又记住了几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