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所列举的军衔排位里,军衔最高的是少校。根据列举的军衔从高到低排位是少校、尉官、士官长、普通士官。其中军士长就是士官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军衔制,军官军衔共分3等10级,即: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武警军官警官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武警”。专业技术军官,在军衔前冠以“专业技术”。还另设有文职干部与学员军衔。
士官军衔设置由低至高为: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武警部队还设有礼仪士兵军衔,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2等5级。
依据现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
第十五条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一)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二)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扩展资料:
军衔对应军内职务等级
军衔中常有一级跨三职的说话,也就是说,一级军衔可在三个军职中的体现。
1、上将:对应的军职为: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战区(即原大军区)正职,为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战区(即原大军区)正职的主要军衔。
2、中将:对应的军职为:战区(即原大军区)正职,战区(即原大军区)副职、军级正职,为战区(即原大军区)副职的主要军衔,战区(即原大军区)正职、军级正职的辅助军衔。
3、少将:对应的军职为:战区(即原大军区)副职、军级正职、军级副职、师级正职,为军级正职、军级副职的主要军衔,战区(即原大军区)副职、师级正职的辅助军衔。
4、大校:对应的军职为:军级副职、师级正职、师级副职、旅级正职,为师级正职的主要军衔,军级副职、师级副职、旅级正职的辅助军衔。
5、上校:对应的军职为:旅级正职、师级副职、团级正职,为旅级正职、师级副职、团级正职的主要军衔。
6、中校:对应的军职为:团级正职、团级副职、营级正职,为团级副职的主要军衔,团级正职、营级正职的辅助军衔。
7、少校:对应的军职为:团级副职、营级正职、营级副职,为营级正职的主要军衔,团级副职、营级副职的辅助军衔。
8、上尉:对应的军职为:营级副职、连级正职、连级副职,为营级副职、连级正职的主要军衔,连级副职的辅助军衔。
9、中尉:对应的军职为:连级正职、连级副职,排级正职(没有副排长,民国时国民革命军曾有过副排长),为连级副职的主要军衔,连级正职、排级正职的辅助军衔。
10、少尉:对应的军职为:连级副职,排级正职,为排级正职的主要军衔,连级副职的辅助军衔。
11、军士长:对应的军职为:资深的军士长可以担任排长、司务长等军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少校,尉官,士官,依次从大到小。少校是具体军职,尉官士官是通称。
而军士长是士兵,从等级上来说没有少校大。
士官长是职务名称不是军衔。
少校,少校是一些国家军队校级军官中的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设有少校,为校官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一般为副营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也规定为营长或特种兵连长的编制军衔。
军士长,军士长是世界各地的许多军队的高级士官军衔,高于上士。军士长不同于士官长,军士长是军衔等级的称呼,而士官长则是士官职务的称呼。
士官长,士官长设为旅士官长、营士官长、连士官长。士官长选拔按照逐级选升、任期调控,优中选优、竞争上岗的原则进行。连士官长从班长或担任相当于班长职务的士官中选拔,任期内表现优异的,可选为营士官长,直至旅士官长。
尉官,尉官,是军衔体系中低于校官而高于士官的一个等级,是军官军衔中的最低一等,属于基层军官。尉级军官。低于校官。区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士官,即“职业士兵”,高于士兵(普通士兵)。在我国,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士兵中选拔,也可从军外直接招募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成为士官。士官不属于干部序列,不佩戴资历章。
少校最大。
军衔分为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类。一般称军衔是指永久军衔。永久军衔又分军官军衔与士兵军衔两大类。[3] 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2]
兵可以分为列兵(二等兵)、上等兵(一等兵)等几级。在中国,义务兵服役期为两年,第一年为列兵,第二年为上等兵。
士官一般由拥有专业技术者担任或从资深士兵中选出,各国把士官分为上士、中士、下士、军士长(或称士官长)等。
尉官是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后随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逐渐转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世界上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设有尉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有的国家还有准尉和大尉。
校官是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各地的军衔等级中均设有校官军衔,多数国家分上校,中校,少校,有的国家还有大校。
将官又称为将军,是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始于16世纪的法国军队。后来,将官军衔逐渐被大多数国家采用。一般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元帅是许多国家的最高军衔。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
西欧式军衔于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传入中国,清朝政府规定军衔设六等18级;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规定军衔设六等16级;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军衔等级最多时设六等18级。[2]
少校是校官一种,尉官分为少尉、中尉、上尉。校官是中级军衔,尉官是初级军衔,都是军官。 士官包含军士长,我军没有士官长的军衔,外军有,也是士官的一种,士官和列兵、上等兵(统称义务兵)合称为士兵。部队所称官兵。官是少尉以上的军官,兵是指军士长一下的士兵。作战指挥和日常管理中,士兵要服从军官,军官要爱护士兵。 我军部队军衔,由低到高: 兵:列兵、上等兵; 士官:下士、中士(初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中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高级士官); 军官: 尉官:少尉、中尉、上尉(初级军官军衔); 校官:少校、中校、上校、大校(中级军官军衔); 将官:少将、中将、上将(高级军官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