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物?

2024-12-31 12:38:1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袭人是怎样一个人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在红楼里众多的女性人物形象中,袭人是受非议比较多的一位,有论者以为袭人老于世故,机心深重,是一个奴性化的人物,甚至认为晴雯之死乃至大观园的查抄均应归罪到袭人头上,然而,细读红楼梦中关于袭人的章节,曹雪芹在描写袭人这个人物时借书中人物特别是宝玉之口,时常对她流露出一种亲近欣赏之意,如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宝玉问麝月“你怎不同他们顽去?”麝月说了“都顽去了,这屋里交给谁呢?…等一番话时,宝玉便感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这一句“公然又是一个袭人”,足见作者对袭人的好感。如果袭人真是站在封建卫道士的立场上,成为曹雪芹精心营造的这个梦的破坏者之一的话,作者对袭人的这种微妙的情感就很难解释了。由此可见,至少在作者的心里,袭人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负面形象。
  袭人一出场时,作者这样介绍她“ 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八个字是曹雪芹给袭人最初的评语,然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的确能发现袭人世故的,与心地纯良不那么相符的一面。其实,这并不是作者开始对读者进行了误导,而是袭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和处世的方法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袭人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也正是曹雪芹描写人物的高明之处。这种变化,实际上在袭人这个人物一出场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到了第二次出场的时候,也就是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袭人就与宝玉发生了关系,这也是全书唯一一处实写宝玉性经历的笔墨。从红楼梦整体的纯情风格来看,刚开始就出现这样的笔墨似乎有些突兀,以至有人认为是不应有的秽笔。正因如此,才更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从后来的情节发展来看,这一次经历,对宝袭之间的关系,袭人性格的变化,是具有很深远的影响的。作者在一开始就提到“…今跟我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这一点,用曹雪芹的话说,是克尽职任,也有人认为是奴性的一种表现,然而我们看一下袭人的成长经历,就不难理解她的这种想法了。袭人从小就被卖入贾府,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父爱母爱,对一个生性温顺的女孩子而言,这种缺失性的经验,使她很自然的会去寻找一种感觉来替代。贾府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比起狠心将她卖入贾府的父母来,她先后服侍过的主子贾母,史湘云,宝玉对她都还不错,这自然使她对贾府产生一种归属感。正是这种归属感,才使她“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也正是这种归属感,当贾宝玉对她提出性要求的时候,她没有表现出一个女孩子正常情况下应有的矜持,而是认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从封建礼法上说,两个人这种偷吃禁果的行为绝对是一种苟合,绝对谈不上合乎礼法。袭人“亦不为越礼”的想法,并不是因为她的无知,而是因为她对贾府,对宝玉的依恋之深,已经到了无可不为的地步。在她的内心里,早将自己的当做了贾府的一份子,宝玉的这种要求,在她看来,是很合理,很正常,甚至是她内心所希望的。曹雪芹让袭人第二次出场便与贾宝玉发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了突出袭人对贾府的这种归属感。甚至袭人对宝玉的感情,有很大一部份也是因为这种归属感而产生的,而不是象其他的女孩子那样,是因为宝玉对她们的关心体贴。关于这种归属感,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袭人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说明:“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的.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而在骗宝玉说母兄要赎自己回去时,更在无意中将这种归属感表露无遗:“袭人道:‘我妈自然不敢强.且漫说和他好说,又多给银子,就便不好和他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杖贵霸道的事,……’”“咱们家”这三个字,当真是神来之笔,袭人潜意识里早就贾府当做“咱们家”,这分明是不回去的了,可惜以宝玉之聪明,当时竟未听出。这一类的话,后面袭人还说过很多,比如第三十一回袭人与晴雯起争执时说的:“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中的“我们”两个字等等。
  很显然,对贾府这种深切的认同和归属感,是袭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袭人会站在贾母王夫人的立场上,时时对宝玉进行规劝,甚至对王夫人说出:“我也没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的话来了。袭人对贾府的认同,不仅仅是自我身份上的认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认同。而她的出发点,却是为着宝玉好。在整个大观园里,袭人是与宝玉肉体距离最近的女孩子,然而她的精神,却与宝玉相隔很遥远。这显然是另一值得研究的悖论。

回答2:

1 红楼梦人物之袭人
《红楼梦》人物之袭人
《红楼梦》中袭人这一人物在学术界争议有很多。早在清代乾隆年间评论家二知道人曾评论:“袭人乃功之首,最之傀。在清代道光年间评论家徐赢曾评论:“人奸猾而装人情味者难辨也。阅其平生,死黛玉、晴雯;亡金钏 … … 其虐肆矣。
主要嫌疑: 
一. 袭人屡次向王夫人进言。
1.园子姑娘大了,又是姨姑表姐妹 … … 倘有个不防,二爷一生的品行就完了。理应让二爷搬到院子外住。(建设性意见)
王夫人听了很欣慰当即赏了袭人两个菜。  
让凤姐将袭人的工资涨一倍。
2.王夫人叫来晴雯说道:“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
[第七十四回 惑奸馋抄捡大观园 失孤介杜绝宁国府 ]
3.王夫人在怡红院说:“我身子虽不大来,但心耳神意时时在这。[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                
二.宝玉也怀疑袭人。
宝玉:“怎麽咱们私低下说的话太太都知道?… … 怎麽单单挑不出你、麝月、秋纹的不是?”   
 
基本品质:
1.袭人是第一个正式丫鬟。
曹雪芹作了详细介绍。(很少见)
姓花,原名叫珍珠… …
2.袭人是丫鬟里戏分最多的。(男主角的陪衬)
3.袭人是唯一与宝玉有肌肤之亲的。(太虚幻境)
晴有林风,
袭乃钗副。
    ——《脂砚斋重评红楼梦》
晴雯与黛玉共同点:平等意识与叛逆性。
袭人与宝钗共同点:有浓厚的封建意识。
她们并不是简单的翻版
晴雯性格:倔强、热情、率真、敢怒敢骂。
黛玉性格:“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任性,刻薄。
袭人性格:善良、纯洁、贤惠、任劳任怨。
宝钗性格:“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虚伪,世故。
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冷美人。
袭人:有情有义。
金钏之死,袭人潸然泪下,回忆起以前难忘的时光。并且点头赞许。
金钏用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人格意识〈人格高于生命〉

回答3:

我想补充一点,“花袭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名字,但是曹雪芹本身取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袭人,袭人”背后偷袭。她为了当上她的准姨娘,不惜为宝黛爱情制造障碍,千方百计讨好薛姨妈,帮助薛宝钗,促成“金玉良缘”。这是她的阴暗面。

回答4:

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