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通过债转股,资产剥离方式解决,只是事后无奈的办法,要彻底根治新增不良贷款这一顽症,需要切实做到风险控制的前移,在未形成不良贷款之前加以防范。主要措施有:
(一)商业银行要树立风险意识,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整顿社会信用。第一,银行自身应提高风险意识,克服“国有银行不可能倒闭”的麻痹思想。第二,要在商业银行内进行信用教育,把强化信用意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讲信用的风气,使不讲信用的人和单位,成为“过街老鼠”,无藏身之处。
(二)用法律手段保障落实银行债权,严厉打击骗贷行为。银行要加大贷款清收力度,对到期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诉讼,采取保全措施,查封帐户资金和抵押资产。对骗贷企业和个人,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三)严格执行人民银行贷款证管理制度和开户管理制度,防止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人民银行要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将借款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的开户和贷款情况联网,量化企业信用指标,对信用程度不高,在一个商业银行有逃债倾向或产生过不良贷款的企业,通过上“黑名单”使其他银行不再对其贷款。
(四)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管理,提高风险意识和信贷资金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建立审贷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实行审贷分离制度,按照贷款“三查”原则,严格审查新增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落实担保和有效抵押,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使金融风险在贷款前得到控制。二是银行要关注企业转制、兼并和破产清算,参与其全过程,防止转制悬空银行债权,维护银行利益。三是要重视贷款的投向问题,贷款除应考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国有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外,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注重支持效益和信用都好的中小企业,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四是建立集体决策程序下的个人责任制和贷款责任终身追踪制,层层落实贷款的审、贷、收责任,使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职工对贷款管理和催收的积极性、五是商业银行决策者和信贷管理人员注意对相关新知识的学习,增强对风险的分析、预测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决定贷款的质量。领导者要克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作风,注意倾听意见和建议,重大问题要经集体讨论,避免决策失误;信贷人员要增强责任感,爱岗敬业,敢于坚持原则,加强对各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变动趋势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及时提出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然而,不少银行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再次大量发生,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不良贷款的产生,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截至2000年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户,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亿元。由此形成的道德风险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里爆发。因此,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睫,这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 和商业银行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客户的信用评级。建立企业和个人评级制度的具体做法是:汇总金融记录、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在此基础上汇总其他信用记录,如纳税情况等,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进行调整。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信贷管理文化,信贷人员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信贷价值取向。严密的信贷管理制度是硬约束,先进的信贷管理文化是软约束,正是这种软和硬的结合,使欧美银行多年来一直较严格地控制了信贷风险。近年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陆续形成一些基本观点,如“再高的收益也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风险意识”等,但信贷风险文化的建设仍然不够。 加强风险控制建设 ——实行“审贷分离”的审查构架 应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
——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应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同时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并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加大贷款“三查”执行力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业银行都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贷前调查”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数据,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信贷人员往往只是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材料和报表数据,做表面文章。“贷后检查”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贷款风险变化情况。可不少信贷人员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则沦为了应付性的日常检查,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此外,银行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监控体系也过于复杂,不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