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啃胎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 两端胎肩啃胎:原因是轮胎气压不足或超载。
2、 胎冠中央啃胎:原因是轮胎气压过大。
3、 轮胎外侧啃胎:原因是前束或外倾角过大、转向节臂弯曲等。
4、 轮胎内侧啃胎:原因前束或外倾角过小。
5、 从轮胎外侧向内侧的羽毛状啃胎 原因是前束过大、转向节臂弯曲、左右横拉。
6、从轮胎内侧向外侧的羽毛状啃胎:原因是后束过大、转向节臂弯曲等。杆长度不同等。
7、胎冠波纹状啃胎:原因是车轮动不平衡量大、车轮轴承有间隙、 车轮定位偏差大等。
8、胎冠碟状啃胎:这种胎面一处或多处碟状磨损的原因是车轮动不平衡量大、车轮轴承有间隙、车轮定位偏差大、球销有间隙、横拉杆有间隙、车桥弯曲、制动鼓偏心以及急制动、起动、转弯等。
9、胎冠整周坑状啃胎:原因是车轮平衡不好。
10、锯齿状啃胎:块状花纹轮胎会产生这种啃胎,其主要原因是车轮轴承有间隙、前束不好、负后倾角、车轮动不平衡量大、转弯半径(转弯时左右前轮转角)不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