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杆秤?

2025-01-03 20:37:0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杆秤制作的传说有两种,一是鲁班所发明,二是范蠡所制作。

1、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

2、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

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扩展资料

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系秤盘的丝线和提绳等。中国汉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种规格的杆秤砣。

1989年,在中国陕西眉县常兴镇尧上村的一座汉代单窑砖墓中,发现完整的木质杆秤遗物,其制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公元1世纪。古代杆秤的发展,长期停留在采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杆的基础上,并由手工制作。

直到20世纪,杆秤才由传统的绳纽结构,逐渐改变为外刀纽与刀承或内刀纽与刀承结构。1949年后,中国为了加强计量法制管理,先后制订了杆秤检定规程和国家标准。

1985~1987年,中国对杆秤结构作了一次重大改革,将原来的木质杆改为金属杆,从而解决了木质杆的计量准确度受地区及天气影响的弊病,并适应了半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但杆秤因其计量准确度低,已渐趋淘汰。

回答2:

杆秤是我国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发明的。

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

后来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

扩展资料:

范蠡的成就

1、商业成就

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丘,在这个居于“天下之中”的宋国最佳经商之地,操计然之术(根据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待机而动)以治产,没出几年,经商积资又成巨富。

2、政治成就

卧薪尝胆,二十年磨一剑,公元前476年,伐吴的条件终于成熟了,此时夫差倾全国之力,北上中原争霸,使国力严重消耗,后方空虚,唯独老弱与太子留守,越国经过近20年的精心准备,国力强大,范蠡建议勾践立即兴兵伐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杆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蠡

回答3:

杆秤是我国春秋末年越国大夫 范蠡发明的。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他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后来,因为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所以范蠡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 目的是为了告诫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于是,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代流传了下来,沿袭了两千多年。

回答4:

中国杆秤有记载是越国大政治家大商人范蠡发明的,就是辞官而去的越王勾践谋臣范蠡。范蠡字少伯人称陶朱公,据说受打水的横杆启发,发明了杆秤。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陶朱公以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 福禄寿三星共十六颗星星为记,在秤杆 上刻制十六颗星花,故称为十六两制秤。 直到解放后,为方便买卖双方计算,才 改为十两为一斤。近年,又采用国际通 用的千克计量。

回答5:

是中国古代 越国大政治家大商人范蠡发明的 就是越王勾践的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