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表现常常是发现疾病,确定健康的依据。每一种疾病都会存在着一定的表现,而要清楚表现,才可以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抑郁症是多见的疾病之一,得了抑郁会出现以下几种身体表现:
1、头疼:这在抑郁症患者中相当常见。如果你原来就有偏头痛,抑郁会使得疼痛越发剧烈。
2、背痛:如果你的背原先就痛,抑郁会使得疼痛更剧烈。 3、肌肉和关节疼:抑郁会使得任何一种慢性疼痛更甚。
4、胸口疼:很明显,请一个专家检查胸口疼非常重要。这可能是严重心脏病的一个征兆。但胸口疼也与抑郁相关联。
5、消化系统问题:食欲减退的抑郁症患者占30%以上,广州协佳医院的专家介绍轻者表现为食不甘味,但进食量可以,减少不明显,在一段时间内体重变化的也不明显;病情严重者完全丧失进食欲望,体重明显减轻,甚至导致营养不良,易出现便秘,这与胃肠蠕动受抑制有关,必须注意的是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不一定成正比,有的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的情况。
6、睡眠问题:许多抑郁症患者没有优质睡眠。他们早晨很早醒来,或者晚上无法入睡。有些患者睡的超过正常水平。
7、晕眩或头晕眼花:许多抑郁症患者从来没有获得帮助,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躯体症状也许是抑郁引发的。有些医生也会错过对这些症状的诊断。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抑郁症发病时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其中很多症状表现的极为平常和普遍,很易被大家忽视是因为抑郁而导致,这对疾病的及时发现诊治是不利的,希望现在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以最大程度的远离抑郁症的困扰。
那父母如何快速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症呢?
父母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快速判断孩子是否有抑郁症:
孩子可能性格突变,行为突变,也可能过度嗜睡或者晚上失眠,甚至抑郁症早期的孩子会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能够及时识别,儿童抑郁症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时间:虽然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感到伤心难过的时候,或是经历一些低潮期。不过,有抑郁症的孩子坏情绪常常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表现: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常常会觉得上学是种煎熬,渐渐孤立起来,远离朋友,在家不断地制造麻烦,变得敏感脆弱、忧伤和易怒。其实有抑郁症的孩子也像她们的父母一样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感到困惑,他们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于是他们可能开始抱怨自己胃痛、夸大自己的恐惧、觉得烦闷、缺乏精力,甚至谈论死亡。
快速判断孩子是否得抑郁症 如果你的孩子有五条以上的症状,而且这些情况已经持续有两周以上,那么孩子可能得了抑郁症:
●暴躁、易怒、情绪波动却毫无理由;
●对约会朋友和参加有趣的活动毫无兴致;
●总是抱怨胃痛或头痛;这个症状可能是孩子的躯体反应,也可能是孩子为了逃避上学、社交的借口。
●体重下降;
●更加嗜睡;
●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差;
●开始谈论离家出走;
●总是无精打采,总是抱怨太累或太无聊,缺乏自信,讨论自杀,对喜爱的东西变得无所谓了。
格外注意一:孩子行为突变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行为的异常突变就成为儿童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标准。
性格突变:当一个外向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内向、退缩时,或当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突然变得急躁、容易激动、没礼貌,以及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就应考虑患抑郁症的可能。
学习突变:当一个一贯成绩优良,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心,作业完成困难,成绩急剧下降,以及自暴自弃时,一定要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诊治。
失眠:儿童一般很少失眠,若一个孩子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经常辗转反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日间精神萎靡不振,这就应警惕患抑郁症的可能。
格外注意二:儿童抑郁症表现与成人不一样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抑郁情绪,而以儿童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快乐”。
抑郁症孩子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外向型症状和内向型症状。前者是以扔东西、发脾气、烦躁不安等为主的“不安定状态”,让人难以和“抑郁”联系在一起;而后者则不爱与人交流、独自发呆,如果不受重视,也很容易被忽略。
格外注意三:孩子的求助
处于抑郁症早期的孩子,也会向周围的人求助,表达自己的苦闷情绪。这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孩子会向母亲求助,约三成的孩子向父亲求助,然后是同学、老师。
值得关注的是,有两成孩子不向任何人求助,独自承担痛苦。
深入访谈后,医生们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他们不理解我怎么办?平时就和爸妈交流很少,他们会听我说吗?我跟妈妈讲过,她说我不该东想西想,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如果我说出来,会让爸爸妈妈更担心,或者批评指责我……而心理医生表示,求助时遇到困难,抑郁倾向的孩子就更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对于孩子的求助,父母要格外引起注意。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异常问题的话,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一起分析,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和孩子单独吃饭、饭后的散步、短途旅行等都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好方法。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父母无法调节孩子的抑郁情绪,则需请教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加以解决。
比如孩子可能性格突变,行为突变,也可能过度嗜睡或者晚上失眠,甚至抑郁症早期的孩子会向父母求助。如果父母能够及时识别,儿童抑郁症就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 时间:虽然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感到伤心难过的时候,或是经历一些低潮期。不过,有抑郁症的孩子坏情绪常常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表现: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常常会觉得上学是种煎熬,渐渐孤立起来,远离朋友,在家不断地制造麻烦,变得敏感脆弱、忧伤和易怒。其实有抑郁症的孩子也像她们的父母一样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感到困惑,他们无法准确地描述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于是他们可能开始抱怨自己胃痛、夸大自己的恐惧、觉得烦闷、缺乏精力,甚至谈论死亡。 快速判断孩子是否得抑郁症 如果你的孩子有五条以上的症状,而且这些情况已经持续有两周以上,那么孩子可能得了抑郁症: ●暴躁、易怒、情绪波动却毫无理由; ●对约会朋友和参加有趣的活动毫无兴致; ●总是抱怨胃痛或头痛;这个症状可能是孩子的躯体反应,也可能是孩子为了逃避上学、社交的借口。 ●体重下降; ●更加嗜睡; ●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差; ●开始谈论离家出走; ●总是无精打采,总是抱怨太累或太无聊,缺乏自信,讨论自杀,对喜爱的东西变得无所谓了。 格外注意一:孩子行为突变 儿童还不具备和成人一样能全面用语言表达复杂情绪体验的能力,因此,行为的异常突变就成为儿童抑郁症的重要诊断标准。 性格突变:当一个外向乐观的孩子突然变得沉默、自卑、内向、退缩时,或当一个文静、有礼貌的孩子突然变得急躁、容易激动、没礼貌,以及经常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时,就应考虑患抑郁症的可能。 学习突变:当一个一贯成绩优良,勤奋好学的学生突然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上课不专心,作业完成困难,成绩急剧下降,以及自暴自弃时,一定要带他们去看心理医生,以便及时诊治。 失眠:儿童一般很少失眠,若一个孩子失眠、夜惊、多恶梦、睡眠中经常辗转反侧,且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日间精神萎靡不振,这就应警惕患抑郁症的可能。 格外注意二:儿童抑郁症表现与成人不一样 和成年人相比,孩子往往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抑郁情绪,而以儿童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快乐”。 抑郁症孩子一般有两种表达形式:外向型症状和内向型症状。前者是以扔东西、发脾气、烦躁不安等为主的“不安定状态”,让人难以和“抑郁”联系在一起;而后者则不爱与人交流、独自发呆,如果不受重视,也很容易被忽略。格外注意三:孩子的求助 处于抑郁症早期的孩子,也会向周围的人求助,表达自己的苦闷情绪。这次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孩子会向母亲求助,约三成的孩子向父亲求助,然后是同学、老师。值得关注的是,有两成孩子不向任何人求助,独自承担痛苦。深入访谈后,医生们了解到孩子的想法:他们不理解我怎么办?平时就和爸妈交流很少,他们会听我说吗?我跟妈妈讲过,她说我不该东想西想,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如果我说出来,会让爸爸妈妈更担心,或者批评指责我……而心理医生表示,求助时遇到困难,抑郁倾向的孩子就更容易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对于孩子的求助,父母要格外引起注意。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出现异常问题的话,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他一起分析,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和孩子单独吃饭、饭后的散步、短途旅行等都是走进孩子心灵的好方法。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父母无法调节孩子的抑郁情绪,则需请教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加以解决。
当孩子表现出抑郁倾向时,建议家长从以下方面加以引导。
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有些孩子做错了事或者经历了几次失败,就会精神不振,尤其是抑郁的孩子在这一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了孩子的过失和失败,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耐心地启发诱导。绝不能盲目指责,否则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当孩子不愿意参加某些活动时,父母的任务不是催副他去做或吓唬他,而是有意识地引导他避免经历不幸和伤害。对孩子所担心的事情,父母要加以科学的解释,争取尽早地消除孩子的顾虑。
作为父母还要学会倾听。倾听不仅能真正地了解人,而且以对于倾诉者来说,也会释放内心的压抑,从而消除顾虑。作为父母,在孩子紧张、不安,或者苦闷的时候,不妨试试耐心地倾听,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能理解他,在内心产生欣慰之感进而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在平时,父母也要注意让家里形成一种轻松的气氛,父母们经常讲讲笑话,说点有趣的事。当然父母也可以有意地运用一些排除苦恼的技巧,比如当自己不快的时候,可以听听优美的音乐,走到室外散散步,向别人说说自己的顾虑等方法,这些都可以消除郁闷。如果家长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排除苦恼,那么当孩子不高兴的时候,他也会模仿父母运用一定的方法来缓解不良的情绪。
轻度抑郁的表现。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且持续至少两周,此期间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1、丧失兴趣、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指导意见:建议你如果有条件,就近找心理医生定期咨询,疏导排解不良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每天走出家门适当锻炼身体,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交流,每天保持愉快情绪,多看看一些正能量的书籍,多听几首另心情舒畅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