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老子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什么不同?

2024-12-19 19:41: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儒家]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根本和关键所在。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最完美的品德。孔子认为做到了“仁”便是达到了理想的人格。“仁”是儒家所提倡的一切美德的概括和总结,“仁”不仅包括了克已复礼、爱人、孝悌、忠恕等等内容,而且包括了敬、忠、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广泛的德目。所以孔子认为理想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努力学习、思索和实行“仁”的过程。对儒家来说,道德规范是首要的,而人的自然之性是次要的。为了实行道德规范,要克制自己的个性,甚至消灭自己的个性。所以,儒家有着把道德规范和自然人性对立起来的倾向,孔子认为,一切仁义都在人性之外,以至“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道家]把“仁”看作是衰世的产物和人为的恶果。老子认为“大道废、有仁义”,只有“绝仁弃义”恢复自己的本性,做到“常德不离”才是理想人格。因此,道家的理想人格则是自然化。老子认为仁、义、礼等等都是后世的人为产物,是违反人性的。道家对儒家的理想人格是视批判的态度,老子认为造就理想人格并不在于用一种外在的、异己的规范来束缚自己,而是应该向内追求、努力恢复、保持和发挥自己内在的自然本性,这叫做“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道德经五十四章)要求放弃向外的追求和学习,把一切人为的方面消除干净,如此,才能“为天下贵”,才能造成理想人格。 很明显,在如何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是各执一偏。孔子强调的是道德规范的一面,有压制个性的倾向;而老子强调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一面,从而否定道德规范的一面。几千年来,对造就理想人格的问题上,也就是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儒道两家各执所见、争执不休,而又在争执中互相借鉴、补充、融化、渗透。对掌权天下的统治者来说,当然是喜欢儒家,因为道家的种种批判,会引起人们对正统的思想和既定的道德秩序产生怀疑,容易导致异端。 (一)孔子向老子问“礼” 老子和孔子是同一时代人,老子年长于孔子。我国的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只用极其简单的161个字记叙了“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当时老子的社会名声已经很大,孔子去拜见老子请教“礼”的问题,孔子从鲁国山东曲阜到周王朝的都城。今天的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牌坊内的古碑上写着“孔子入周问礼处”就是历史记载。传说那天老子刚洗了头发正在晾发,孔子一进门只看见老子披散着头发,迎风而立,双目如开似闭、脸上似笑不笑、神情似醒非醒、闻声不动,就像一棵枯树挺立着。这时的老子进入了一个寂静、虚无、深邃的奇妙世界,脱离了滚滚红尘,进入了时间的隧道,遨游在万物的原生态之中,心境到达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境界。这种境界是最高层次的审美,最高层次的快乐,能够体味这种境界的人就是最高境界的人了。 老子会见了孔子,并和孔子谈论学识,孔子好像被老子带到了一个神奇的智慧大海边上,让孔子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哲理的涛声。孔子眼前更是开阔了,思想更是博大了,智慧更是丰富了,老子的形象在孔子心目中变得无比的高大。据说孔子见了老子回去后,他的学生们发现孔子几天不说话,变得傻了,其实孔子是在进行着一层又一层的内里反思。以后,孔子的学生们问起对老子的访谈感想,孔子深深感叹道:“老子是人中之龙啊!而我只好像是瓮罐中的一只小小飞虫啊!”学生们问孔子为什么称老子是龙呢?孔子摸着自己像小丘一样的头顶回答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鸟会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鱼会游;如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它会跑。是鸟,我可以用箭射它;是鱼,我可以用线钓它;是野兽,我可以用网捕它。至于是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啊!” 龙!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个虚构的图腾包含着众多动物的体态;麒麟的头象征威武和吉祥富贵、大蛇的身体显示了它的灵气、鲤鱼的长须显示着它的聪明向上、水牛的角表示它的勤劳善良、雄鹰的爪说明它的坚强勇敢、海鲸的尾是它对自由的渴望、满身的花朵展现着祖国大地的美丽。世界上,其它各国象征国体的图腾,都只是单一的动植物,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个包含众多动物的复合体。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大团结的大家庭。 老子、孔子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 一个是大耳朵的老子,是道家的圣人,是一条龙,是中国文化的巨龙。一个是头顶凹凸的孔子,是儒家的圣人,是只凤凰,是中国文化是之凤。一个老子一个孔子,一条龙一只凤,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圣,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演绎得如此出色。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尽管自汉武帝听取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家”以后,历代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专制制度,都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安民的正宗传统,把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的唯一经本。从此以后,老百姓要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你想“十年寒窗,书包翻身”?你就必需通读规定的儒家课本。由此,儒家思想替代了道家、佛家、和其它各派的学说。但,道家以自己的哲学体系与儒家思想在相抗、在相融、互补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在中国形成了儒、释、道的三教合一。 儒家为社会提供了人本主义的传统学说; 道家为社会贡献了自然主义的传统学说; 佛家为社会提出了解脱主义的传统学说。 儒、释、道,统治了二千多年来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并延续至今。 (二)孔子和老子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和老子的教育方法是不一样的。孔子讲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把学生分成各类,按各人的情况实施教育,先了解学生,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提起因材施教人们就会想起孔子在论语中的,“自行束修以上,有教无类”的语句,这说明,孔子对什么样的学生都要,都收。但采用的教学方法却是不同的,而是因人施教,按照学生的智力和性情来启发你,你怯懦就多多鼓励你,你莽撞就对你多加戒律压束,你性情似蚕丝就对你细细地缠,你像一根木头就狠狠地劈你。想当年,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而孔子对这七十二贤人也并不是一样的教学,不是采用一律一样的课本和教法,有喜欢有不喜欢,教授有深也有浅,这就是孔子在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 老子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应是智慧的启迪。老师的知识是有穷尽的,而学生的智慧却是无限的。因此,老子的教育方式不同于孔子。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老子都讲一样的东西,让不同的学生从中自己去体会不同的精神,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这种反其道而用之,就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概括起来,找出他们的共同本质,然后给一把总钥匙启迪你的智慧门。老子这种遇弱则弱、遇强则强的教育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 如今我们学校的教学方法既贯彻了孔子的“因材施教”又是贯彻了老子的统一教材启发智慧的教学。由此而见,几千年来儒道两家在相互对抗、相互借鉴之中得到了相互的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