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特别是在棚(室)栽培的黄瓜危害更重,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的高达80%~90%,从而严重影响黄瓜的生产发展。
黄瓜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结瓜期为发病盛期。初期基部叶片褪绿,出现黄色斑块,逐渐全叶发黄,叶片由下向上凋萎,似缺水症状。开始时,植株中午凋萎,早、晚恢复正常,3~5天后全株凋萎,不再恢复。病株的主根或侧根呈褐色腐烂,极易折断。有时瓜蔓基部近地面3~4节处开裂,可溢出橙色胶状液,并出现黄褐色条斑,在高湿环境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在已枯死病株茎上则更为明显,纵剖茎基部,维管束呈黄褐色至深褐色。
防治方法:黄瓜枯萎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策略。
(1)选种
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采用种子包衣或用55℃温水浸种25分钟,进行消毒。
(3)农业防治
选用新鲜无病源的菜园土,做营养钵育苗基质,可有效防治苗期发病;种子催芽后直播在育苗钵内,不进行2次分苗移栽,不伤根,是当前防治枯萎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土壤温度高,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下扎,增强植株抗病性;南瓜根系对黄瓜枯萎病具有高度抗病性,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是多年重茬老棚黄瓜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方法;发现萎蔫后,立即拔除烧毁,并在病株发生部位用生石灰消毒;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和瓜蔓,并集中加以处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与非黄瓜作物进行轮作3年以上,如轮作有困难,温室内也最好不要一年连栽两茬黄瓜。
(4)高温闷棚
夏季换茬休闲时,利用高温闷棚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然后再种植黄瓜。每闷棚1次,可种植2~3茬黄瓜。
(5)药剂防治
土壤消毒,发现有轻微发病的连茬黄瓜,应在定植前用96%恶霉灵20克加100倍细潮土,每667平方米用2千克,撒在定植沟内,有一定防治作用。也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96%恶霉灵3000倍+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喷洒植株并灌根,每株灌根100毫升,7~10天1次,连续2~3次。
(1)危害症状。黄瓜整个生长期都可能发病,但以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盛。苗期发病,两片子叶表现不均匀的黄化,并萎蔫下垂,扭曲畸形,根和根茎处多腐烂变褐并收缩,植株生长停滞,严重的整株萎蔫枯死,进而发生猝倒现象。土壤潮湿时根茎处产生白色绒毛状物,为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多数病株均从开花结果期开始显症,病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发黄逐渐向上发展,开始中午萎蔫下垂,似缺水状,但萎蔫叶早晚恢复,后萎蔫叶片不断增多,逐渐遍及全株致整株枯死。到后期,主蔓茎部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现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有时病部溢出少许琥珀色胶质物。茎基和根部变黄褐色,腐烂,极易从土中拔起。
(2)防治技术。实行以轮作倒茬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拔除病株烧毁,病穴用生石灰及福尔马林消毒。对其他植株进行药剂灌根,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枯萎灵600倍液;70%敌克松400倍液;25%抗枯宁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0%DTM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0.01%的农抗120灌根,每株灌对好的药液0.3~0.5升,隔7~10天灌一次,连续防治2~3次。还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36%的甲基硫菌灵400~500倍液叶面喷施。另外可用腐霉利涂抹、灌根或喷雾来防治。喷施叶面宝、绿风95、必多收、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可明显提高植株抗性。
症状:茄子枯萎病病株叶片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枝上,有时同一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横刻病茎,病部维管束呈褐色。此病易与黄萎病混淆,需检测病原区分。
病原称尖镰抱菌茄专化型,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可腐生生活。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进入维管束,堵塞导管,并产出有毒物质镰刀菌素,扩散开来导致病株叶片黄枯而死。病菌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土温28℃左右,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或中耕伤根多时,植株生长势弱的发病重。此外,酸性土壤及线虫取食造成伤口利于本病发生。
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扩展缓慢。
防治方法:
①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②选用耐病品种。
③新土育苗或床土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克,加土1000克拌匀,先将1/3药土撒在畦面上,然后播种,再把其余药土覆在种子上。
④种子消毒。用3000倍99%恶霉灵液或1%硫酸铜液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⑤发病初期喷洒3000倍99%恶霉灵、或500倍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倍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液,此外可用99%恶霉灵30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100毫升,每隔7~10天1次,连续灌根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