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白粉病怎么防治?

2025-02-05 22:04:4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您好!使用抗病品种、注意通风、早期清除病残、使用药剂防治。但是使用什么农药进行防治,十分关键。这主要是白粉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在上世纪50年代,使用波尔多液、硫磺粉都有效果,进入70年代,有了多菌灵、三唑酮防治效果大大的提升。但是随着病菌抗药性的提高,这两种药还不如一些保护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所以防治甜瓜白粉病应当将一些对白粉病有效地专用农药和保护剂混用,延缓抗药性的产生。目前防治白粉病的专用药剂已很多,有:苯醚甲环唑、腈菌唑、丙环唑、氟硅唑、十三吗啉、戊菌唑、己唑醇等,从中选一种不常用的与保护剂混用试试。有可能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回答2:

专家解答

白粉病俗称“白毛”,为瓜类作物常见病害,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在瓜类全生育期都可发生,以中后期发生为重。甜瓜、黄瓜、西葫芦较易感病。

(1)症状白粉病主要侵染甜瓜叶片、叶柄,茎蔓也可受害,果实受害少。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不久逐渐扩大成一片白粉层,以后蔓延至叶背、叶柄和茎蔓及嫩果上。后期白粉层变灰白色,白粉层中出现散生或堆生的黄褐色小粒点,后变成黑色,即病菌的闭囊壳,病叶焦枯发脆,致使果实生长缓慢。(2)发生特点白粉菌是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均在寄主表皮细胞上呈外寄生,因此,病叶一般不出现坏死斑,只呈现枯黄状。甜瓜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或以菌丝体在温室植株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在10~30℃范围内均可萌发侵染,对湿度要求不严,即使在干旱条件下白粉病仍可严重发生。栽培管理粗放,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浇水过多、植株徒长、枝叶过密、光照不足、通风透光不良等均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3)防治措施①施足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

②及时整枝打杈,保持植株通风良好。

③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并于定植前对棚室进行密闭熏烟。每100米3空间,用硫黄粉250克,锯末500克掺匀后,或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几处点燃,密封熏蒸一夜,以杀灭整个设施内的病菌。

④调查发病中心,掌握植株发病初期及早喷药,控制蔓延。发病初期喷施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200~1500倍液,或62.25%仙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克菌丹45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提示板

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不仅可防止病菌侵入,还可造成缺氧条件使白粉菌死亡。一般隔5~6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因粉锈宁乳油对瓜类作物易产生药害,甜瓜白粉病防治最好不要用粉锈宁。

回答3:

大棚种植甜瓜,甜瓜叶片得了白粉病,应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