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多作为寺庙次间(亦称「小港门」)门神。相传古印度须弥山腹有四大天王,天帝命四天王各护守一方: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造型及所持法器,说法颇不一致。中国大陆有谓:东方持国天王、著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著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著红色,持一蛇;北方多闻天王,著绿色,持一伞。考诸府城寺庙门神,四大天王造型、法器益亦多所不同,大多作为:东方持国大王,脸青执剑;西方广目天王,红脸,托琵琶;北方多闻天王,脸黑,掌伞;南方增天王,白脸,握蚊。四人均作胡貌梵相,铠甲介胃;少数裸露上身(如重庆寺之增长天王)。府城画师对四大天王的形象体认,事实上已渗入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大将」的影响,以其「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的前二魔名字,给予青脸、红脸的赋彩。据现存北京法海寺【帝释梵天图】中广目天王的图像,系红面虬髯左手持宝珠,右手握蛇:颢然与府城画师所绘相异。四大天王手中法器,分别取其谐音、寓意,需有『风调雨顺』之意,如:剑,取其「锋」刃之意,为「风」琵琶,有谐「调」音韵之意,伞,乃「雨」具,为「雨」;蛟,系似蛇而大有角之动物,取其滑溜,为「顺」。四大天王门神可见於府城开元寺、法华寺、德化堂、广慈庵等处。
四大天王
梵文:Caturmaharajakayikas为帝释之外将,须弥山腹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山头,个住一山个护一天下(四大部洲,即东胜神州,南瞻部洲(中国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故又称护世四天王,是六欲天之第一,(佛教把世界分位依次上升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皆在三界中”轮回”不已,只有达到涅盘境界成佛,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受轮回之苦,欲界又有六天,称”六欲天”,为天神所居。六欲天又有六重,第一重天是四天王天,为四天王及他们的随从的住所)。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ritarastra。”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州。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dradhaka。”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首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部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apaksa。”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古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云埵,身为红色,穿甲胄,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部信奉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sramana。又名毗沙门,”多闻”以福,德知名闻于四方。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右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卧神鼠-银鼠。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在唐代他曾帮唐明皇退蕃兵的围困,轰动一时,唐明皇为感恩,特命”诸道州府城西北及营寨并设其相”供养,佛也特设别院供养。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
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腰,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弥四宝山,“四宝所成,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玛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持国”,“持国”的意思就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既然同为乐神,那么乾闼婆王是持国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增长”。“增长”指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手持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缠一龙。“毗留博叉”意译“广目”,即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为群龙领袖,故手持一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意译即“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人民财富。
蛇,伞.棍,鞭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