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作为抗战电视剧,里面的楚云飞和李云龙是真实存在的吗?

2025-02-01 08:08: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李云龙原型是中将王近山将军,楚云飞一角色,由多名现实中国国民党将领演化而成,可考原型包括张自忠、王耀武、胡琏、邱清泉、楚溪春等。

李云龙(1910~1968):

都梁小说《亮剑》及由原著改编电视剧的主人公,原型是中将王近山将军(融合了一些钟伟等人的性格和事迹)。

曾于1927年参加“黄麻暴动”,后投身革命,长征时期在红四方面军任团长,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129师386旅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野战军新二师师长,后新二师转调华东野战军。解放后调任福建省军区C海防军军长。

1955年于南京国防大学学习,毕业后继续担任该军军长,授少将衔。任命并组建了中国第一支特种作战军队——梁山分队。该分队曾潜入金门,为解放军炮击金门提供地形坐标,后参加金门战役。

楚云飞(1910~1998年):

由多名现实中国国民党将领演化而成,可考原型包括张自忠、王耀武、胡琏、邱清泉、楚溪春等 。

楚云飞抗战经历有张自忠的影子,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1911年考入天津法政学校,次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1914年投笔从戎,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并先后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

1938年10月任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张自忠的勇猛善战也受到敌军的尊敬,被日军冠以“现代关公”和“活关公”的称号。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楚云飞在《亮剑》中的经典台词“就算是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就出自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委员、山东省主席王耀武对第二绥区副司令李仙洲莱芜战败的评价。晋绥时期包含楚溪春、徐蚌淮海时期有邱清泉的影子、人生后期经历有胡琏的痕迹。

扩展资料

楚云飞

楚云飞,国民党将领,黄埔军校5期毕业生。在打日本鬼子的时候,曾经与八路军协同作战,就在那时在多次与李云龙配合交手的过程中,他对李云龙产生了敬佩之情。

但是敬佩归敬佩,在后来国共开战两人成为敌人之后,他们又多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彼此都是毫不留情地要把对方彻底消灭。在一场恶战中,李云龙中了18块弹片,差点丢了性命,而楚云飞也被机枪扫射到,因为子弹离心脏只有1厘米的距离,幸而保住了性命。

解放之后楚云飞随国民党去了台湾,肩负守护金门的任务。没想到李云龙的特种部队竟然闯进了金门,但亦正因此他知道了老对手的下落。后来海峡两岸炮声不断,却都是往无人地带射击,射击前不忘用喇叭提示对方。恐怕与此二人的关系有关。

而后小说中并未明确指出其后来下落,只是于李云龙死后的金门国军的广播中得知楚云飞本人已官拜中将。

李云龙

李云龙原型为王近山(1915——1978),原名王文善,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许家田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王近山号称王疯子,绝对是个好战分子,并且有相当高的指挥艺术,也是刘伯承手下的得力干将。

从纪律上而言,129师的几个团长可能性都不大.从影片情节可以看出,李云龙是129师的。而当时129师的几个团编制是: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 ;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从这几个人的情况看,也只有王近山更符合影片中的形象。

从战斗的情节看,这些个战斗基本上都是王近山将军指挥的。

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李云龙的原型是以王近山为基本的素材的。由于王近山是问题将军,因此,《亮剑》的作者采用了小说的形式,来反映一代名将的风采,可谓用心良苦。但八路军就那么几个团,也就那么几个指挥员,拍出电视剧一看,就能让人对号入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楚云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云龙

回答2:

如果真要找出原型的话,可以认为李云龙是王近山,楚云飞就是胡琏。都是国共两党中打仗勇猛、战术修养突出的战术指挥官。


胡琏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不败将军”,抗战中表现出色,一出长江三峡口的石牌决战,写下遗书,一战终结日军通过长江进攻重庆的梦想,让人荡气回肠。

电视中,李、楚相互欣赏。在历史上,胡琏通过多次交手,对中原野战军作过评介,认为以十一师(十八军)的素养,一般一个团可以对抗中原野战军三个团而僵持不垮,但对付四纵(陈赓部)、六纵(王近山部),则只能一个团对一个团,决不能贪大贪心。

胡琏本身素养高,中原、华东野战军曾多次提出歼灭第五军(邱清泉部)、十一师为战役最大目的,但对手极顽强,打成消耗仗,最后我军主动撤出罢手,于是才有其“不败”的战绩。但淮海一战,为我军断其后路和支援,终于双双覆灭。

胡琏在大陆战场官至中将兵团副司令,王近山也是官至兵团副司令。但胡琏淮海侥幸逃脱(与楚云飞一样,在漏网的坦克内被手榴弹炸成重伤,满身弹片)后,金门一战捡到便宜,长期守卫金马防线。死前长叹“土木不及一粟(裕)也”,可见其人自视颇高,叹无杜聿明之权,否则可与粟裕一比。

回答3:

不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有原型的。

回答4:

楚云飞和李云龙是小说人物,以一些国共战将作为原型后经作家加工创造的。小说中李云龙夫妻和赵刚夫妻都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迫害后自杀而死,楚云飞还发表纪念讲话。

回答5:

我认为应该是虚构的,不过在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倒是有很多这样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