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 甘肃省 周彦君 对联常识与高考对联题解题技法例谈

2024-12-30 18:45: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对联是我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俗称对子或联语,因多贴在互相对称的柱子上,故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它始于五代十国,盛于明清,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分上下联互相对称,因此对联的单位叫副。上联叫出句或对首,下联叫对句或对尾。对联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对联的特点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集句对等。对联的最大特点就是既“对”又“联”。所谓“对”,就是结构上的彼此对应;所谓“联”,就是内容上的互为关联。具体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对联的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节奏合拍。如姚克为鲁迅先生写的著名挽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本联巧妙地嵌入了鲁迅的两部短篇小说名,从鲁迅先生的人格学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对巨星陨落的沉痛悼念角度立意,读来令人动容。
2.上下联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对联一般讲究处于偶数位置词语的平仄,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至少要做到上联句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描绘戏剧艺术对现实生活具有强烈讽喻意义的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上联末句尾字用的是仄声字“事”,下联末句尾字用的是平声字“人”。
3.上下联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意境相合,但又不能重复。如“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遍�莫过菜根香”。此联属治学联,上联指出读书乃天下第一美 事,下联强调平静的心态与俭朴的生活是专心治学的先决条件,更可贵的是又与鲁迅作品中“三味书屋”的“三味”即“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暗合,可谓巧夺天工。
二、高考对联题的解题技巧
对联题在高考中早已有之。现如今把对联作为仿用句式的主观性试题来考查则是从2004年高考开始的。2006年、2008年乃至2014年的高考中题型不断翻新。那么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拟写出工整、切题而又颇具文化底蕴的对联呢?
1.首先要认真分析“出句”的特点
如2004年全国卷Ⅰ给出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要求对出下联。�4分�这就要求考生先分析上联。一从结构看,总体上是状语+主谓短语的形式,“冬去春来”是并列短语作状语,“千条杨柳”是偏正短语作主语,“迎风绿”是动补短语,作谓语;二从词性看,“冬”、“春”、“杨柳”和“风”是名词,“去”、“来”、“迎”是动词,“千条”是数量词,“绿”是形容词;三从意境看,该联表达的是大地复苏、东风拂面、杨柳吐蕊的初春景象;四从平仄看,“绿”为仄声,按照“仄起平落”的原则,下联尾字宜用平声。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对句了。
2.要善于用联想打开思路
联想有助于打开思路,这是对联格调高下的关键所在,也是对联题是否得分和得分高低的肯綮。一是相似联想,即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之间的联想,一般适用于正对。如2005年福建卷:要求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由“华夏儿女”可联想到“炎黄子孙”,由“文武双全”可联想到“德才兼备”,这样下联应该不难对出。而横批是对上下联的概括总结,属整副对联的点睛之笔。据此可拟出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横批:“振兴中华。”
3.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对联要求必须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而新颖的意思。一副对联见于言外的许许多多耐人寻味的东西,就是它的意境。而巧用修辞手法是营造对联意境的绝好途径。对联中除了对偶这种最基本的修辞手法,还有比喻、夸张、反复、顶针、引用等修辞手法。如2005年全国卷Ⅲ(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一个情景:毕业前夕,班里举行一次以“友谊”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题目要求以“友谊”为主题,那么为了突出主题,就可以让“友谊”直接出现在对联中。
综上所述,要决胜高考对联题,考生必须不断加强语言积累,切实提高语文素养,牢固掌握对联常识,仔细分析出句特点,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和多种修辞手法,灵活化用相关知识。只有成竹在胸,做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