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案的犯罪心理学分析是怎样的?

2024-12-30 12:58:1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为什么马加爵这么凶残地杀害了与之同窗三载且无重大冤仇的同学呢?马加爵从其平常的表现来讲并不坏,为什么突然做出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案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剖析马加爵的犯罪心理。


  (一)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马加爵犯罪心理的“滋生点”


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人的犯罪心理的来源同样是对客观世界消极因素能动反映的结果。马加爵生活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为马加爵犯罪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从宏观社会环境来讲,尽管整个社会进步在加快,社会更注重人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社会仍存在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加大”现象、“人生存和发展的不平等”现象、社会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现象、社会交往中的“市侩化”现象。这些宏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尽管不可能直接对马加爵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它的影响会通过与马加爵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社会环境折射出来。马加爵家庭的贫困无法为他提供大学生活的基本物质需要,让他时常感到经济压力和在经济地位上的低人一等,其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也决定了马加爵无法在家庭中寻找到能有效与之进行思想沟通的对象,相反他肩负的是家庭希望的重任。在大学环境中,学校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忽视,让马加爵不能从组织、群体中受惠而产生相应的责任心。大学中的“弱势群体”的主体是贫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经济上的窘迫妨碍了他们正常的人际交往(不能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不能时常进行精神放松,如看电影、跳舞、参加生日聚会等),从农村中学到都市大学,使许多农村贫困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都与大学校园主导的“城市文化”格格不入,这些处于“弱势群体”中的学生有比较强烈的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特别是处于“强势群体”的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显得自强、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大学环境中没有及时了解和研究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自信。相反,在同学关系中存在“恃强欺弱”、“人性淡漠”现象,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是直接引起马加爵不良人格,乃至于犯罪心理的重要因素。正如一位贫困学生所说,生活上再苦我都可以忍受,但精神上的孤独与被他人所侮辱却是无法接受的。


  (二)马加爵性格中的不良因素是其犯罪心理形成的“发生器”


人类社会发展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利益倾向的差异,都存在获利阶层和失利群体。每一个社会环境都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因素,而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对个体来讲,它只是外在的东西,并不会强加于个人的心理之中,形成犯罪心理。犯罪心理学关于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化机制也充分说明了,主体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指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对外界消极因素的选择性反映,是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马加爵自小形成的内倾型性格,这不是他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甚至不能说是影响其犯罪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迄今为止,尚无证据证明,内倾型性格的人容易犯罪,外倾型性格的人不容易犯罪。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把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著名心理学家艾森克对外倾型和内倾型性格特点进行了如下描述。


  艾森克对外倾型和内倾型性格特点的描述


 外倾型特点


1、老是注意外界所发生的事情,追求刺激,敢于冒险;


2、无忧无虑,随和,乐观,爱开玩笑,易怒也易平息,不假思索地行动;

3、有与别人谈话的需要,好为人师,容易冲动;

4、喜欢变化,有许多朋友;


5、善于交际,不喜欢独自学习。


  内倾型特点


1、倾向于事先计划,三思而后行,严格控制自己的感情,很少有攻击行为;


2、性格孤独,内省,生活有规律;


3、对书的爱好甚于对人的交往,除亲密朋友外,对人总是冷漠,保持一定的距离;


4、很重视道德标准,但有些悲观;


5、安静,不善交际。


从上述描述可以发现:无论是内倾型还是外倾型的性格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它对犯罪心理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


其实,致使马加爵产生犯罪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他性格中的不良因素,即性格中的过分自尊与过分自卑的成分。大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一般都自视很高,不愿轻易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流露于外;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需要“知音”,需要得到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以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与理解。尤其是当学习、社交、文体等方面显露出不足而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情绪自我甚至否定自我之中,产生自卑心理。过分自尊的表现之一就是极端的自我中心,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画圆。从马加爵的往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存在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一切都须以他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