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工作时会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吗

2025-02-02 05:52: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会的。普通机械手表受了潮,可用干棉花压在手表上,再用电灯泡烘烤5分钟,表里的潮气就可全被蒸发出来。对于严重受潮的手表可适当延长吸潮的时间。

发条是为手表提供能量的零件,圈绕在条盒内。利用条轴上的铣方槽上紧发条。条轴的方槽是由上条机构驱动。手表在无复上条情况下,即能走时36到50小时左右。由于发条经受明显的应力,时常会导致断裂。

因此,采用合金材料,使机械表发条几乎不断裂。发条储存一定的能量,以均匀小量地分配给振荡器。为此,提供的能量通过轮列组,由轮列组以相同比例缩减传输力的同时增加圈数。该轮列组包括4只轮和4只齿轮,后3只轮是铆压在前3只齿轮上。

斜线表示动件之间的啮合,而横线则表示动件铆接在相同轴上。第一只轮是圆周铣齿的条盒轮。最后一只轮是擒纵机构齿轮,擒纵轮铆压在该齿轮上。


扩展资料:

机械表的使用对环境温度是有要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手表的运行都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会造成金属零部件不同程度的膨胀,然后卡死。

温度过低会导致表身内外因温差过大产生空气凝结成水雾,或者使内部的润滑油产生凝固的现象,使手表的走时误差加大甚至停走。

即使是注明防水表,也只能有一年的防水保障,因为表的防水圈经过一整年的耗损,加上汗水、灰尘等种种不可避免的外在因素,一定会疲乏,所以一年之后必须换新的防水圈,否则即不具有防水的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械表

回答2:

会有影响。

机械表的使用对环境温度是有要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手表的运行都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会造成金属零部件不同程度的膨胀,然后卡死。温度过低会导致表身内外因温差过大产生空气凝结成水雾,或者使内部的润滑油产生凝固的现象,使手表的走时误差加大甚至停走。

天文台认证要求是正负0.6s/摄氏度度/天,也就是温度变化十度,机芯精度变化在6s以内都是符合天文台机芯标准的。至于温度降低是变快还是慢,这个不是绝对的,温度越低越快的偏多,但也有越低越慢的。

扩展资料:

机械表的保养和维修

机械表除非标示具有防水功能,否则千万要避免表壳进水,因为水会造成机械腐蚀,破坏力很强,海水更是碰不得。

即使是注明防水表,也只能有一年的防水保障,因为表的防水圈经过一整年的耗损,加上汗水、灰尘等种种不可避免的外在因素,一定会疲乏,所以一年之后必须换新的防水圈,否则即不具有防水的功能。

防水之外,更要防碰撞。在经济能力许可的范围下,不妨有两、三只表在日常生活中替换:静态活动时配戴机械表,从事工作时佩戴石英表,如此用时因地制宜,有助延长表的使用寿命。

如果每天都要佩戴自动手表,最好的保养方法是每两个星期紧一下发条,保证它的齿轮正常顺滑运转。轻轻旋转表冠(它同样可以调整时间跟日期)一直到能感觉独到微微的紧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机械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手表

回答3:

影响。

  1. 机械表的使用对环境温度是有要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手表的运行都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会造成金属零部件不同程度的膨胀,然后卡死。温度过低会导致表身内
    外因温差过大产生空气凝结成水雾,或者使内部的润滑油产生凝固的现象,使手表的走时误差加大甚至停走。

  2. 天文台认证要求是正负0.6s/摄氏度度/天,也就是温度变化十度,机芯精度变化在6s以内都是符合天文台机芯标准的。至于温度降低是变快还是慢,这个不是绝对的,温度越低越快的偏多,但也有越低越慢的。

回答4:

会影响的。低于-10℃或高于60℃温度时手表机能会降低,甚至会发生停走的现象。 当手表戴在手腕上,为保持一定的精确度,均被调整为适应5℃-35℃之范围内,因此,在不同温度下,精确度多少会受影响,只要恢复正常温度,精确度也会随之恢复。

回答5:

现在很多高端机芯用的游丝是特种合金做的,对温度变化影响走时的差异不会那么大了,但肯定是有。天文台认证要求是正负0.6s/摄氏度度/天,也就是温度变化十度,机芯精度变化在6s以内都是符合天文台机芯标准的。至于温度降低是变快还是慢,这个不是绝对的,我见过好几个天文台测试证书原始数据,欧米伽,精工都有,温度越低越快的偏多,但也有越低越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