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审数是被审计单位开始提供的没有经过审计调整的原始的财务报表数据。
审计调整是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针对发现的错报对原来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调整。
审定数是未审数经过审计调整后得出的审定数,也就是最后报出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
关系:审定数=未审数+审计调整
已审数即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后确定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是审定数。
特点:
1.调整主体的双重性。审计调整的主体包括两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在为取得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数据而编制试算 平衡表时对审计前会计报表进行的调整;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结果对账务进行的调整。调整主体不同,相应地其调整处理也不相同。
2.调整性质的非强制性。审计调整是注册会计师履行的一项建议职责,调整与否的决定权在被审计单位。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调整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需要调整事项的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3.调整事项的重要性。对于不重要的事项,包括审计差异事项,被审计单位可以不予调整或作简化调整,注册会计师则可以不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或在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的情况下也无需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
4.调整范围的确定性。审计调整有其特定的内容范围和时间范围。凡审计认定与被审计单位实际会计处理之间的差异,均属审计调整的内容范围;不论影响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事项出现在审计年度(所审会计报表年度)前期、审计年度内还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均属审计调整的时间范围。
未审数是被审计单位开始提供的没有经过审计调整的原始的财务报表数据。
审计调整是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针对发现的错报对原来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调整。
审定数是未审数经过审计调整后得出的审定数,也就是最后报出的财务报表上的数据。
审定数=未审数+审计调整
已审数即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后确定的数据,可以理解为是审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