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电影《全民目击》的影评。急!急!急!

要求:1.选择某一方面着手,不能长篇大论;2.字数一千以上;
2024-11-23 18:24:0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直感慨内地没有真正的律政剧,朋友力荐新片《全民目击》,微博宣传也说此片打造了内地检察官银幕新形象,看完之后,觉得还是以“狗血亲情伦理大片”冠名较妥。若论专业,这部电影哪里是在传播检察官正能量,简直是比山西副检泡KTV更黑的“高端黑”。除了黑检察官,影片连法官、律师、警察、记者也一道黑了,唯一伟光正的形象,反而是孙红雷饰演的富商林泰。下面细表:

  

  故事通常应靠结构支持,平心而论,《全民目击》叙事结构虽然老套,但顺畅轻巧,以检察官、律师、父亲三个视角推进故事,逐层揭示真相。三个视角得以展开的核心舞台,都在法庭。这个结构要立起来,必须建立在丰满的法庭戏基础之上,而这恰恰又是本片最弱的地方。编剧或许不了解诉讼程序,或者对中国式庭审有太多一厢情愿的想象,又或是穿越到英美法系的法庭,最后,庭审戏就做成了一锅四不像的杂烩。

  

  法庭上各种设备乱拍,闪光灯忽闪忽闪的情况,在世界任何法院都很罕见,姑且算编剧心目中庭审公开的美好愿景。检察官、律师盘问被告、证人时满嘴跑火车也罢了,现实中类似情形也不是没有。检察官不主动回避也罢了,毕竟也非法定回避情节。法官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还是罢了,的确有个别法官驾驭庭审能力较差。

  

  问题是,美女检察官助理的刑法是法理学老师教的吧?先说了商业诈骗罪、金融欺诈罪两个子虚乌有的罪名,然后又说,这些不属于犯罪。如果只是民事欺诈,你检察院起诉个毛线?余男饰演的律师号称国内一线大律师,上来就说这个案子被告肯定得定罪,唯有年轻和单亲两大优势,接着部署手下大搞煽情战术:雇水军发帖,造网络民意,教唆其他律师总结陈词时先哽咽,再流泪,后催泪。与其如此,还不如安排女助理晕倒公堂。若这就是最牛律师的形象代表,真是对田文昌、李贵方等大状的羞辱。

  

  另外,最后一场庭审戏,被告被起诉的罪名可能被判死刑,律师却没有出庭,这庭是怎么开起来的?至于剧中涉及的律师伦理,更是混乱不堪,根本弄不清女律师到底是想坑女被告,还是打算坑她爹。

  

  郭富城饰演的铁面检察官童涛,整了林泰整整十七年黑材料,两次起诉都因证据不足而失败。这样的结果,要么说明童检整合证据能力不够,要么说明林泰身家清白、难以入罪。总之,童检察官那么不依不挠、苦大仇深,起码从现有情节上难以解释,死扛着反而有迫害民营企业家之嫌,无法唤起观众共鸣。另外,从后面的“坑爹”情节来看,林泰这人“恶”的一面实在没显现出来,至少,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其实,剧中的案件虽简单,但的确有文章可作。例如,从影片开头展示的检方证据来看,证明被告林萌萌有罪的证据并不充分(视频没显示真凶,其他证据以传闻证据为主),罪名到底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致人死亡,都可以再推敲。女律师如果上点儿心,弄成意外事件脱罪也不是没有可能。鬼知道她为什么上手就断定要判十五年?剧情如果安排女律师从证据着手,攻击检方证据链,展开对攻,进而围绕是否有罪、重罪轻罪进行辩护,从一开始就可以撑起一个精彩的故事。当然,电影也交待了,律师一开始就打算走情感路线,后来接了电话才改攻控方证人。

  

  控辩技能上看,无论是第一场庭审中的律师逼问证人,还是第二场庭审中的检察官追问被告,都是利用言语技巧击溃对方精神防线,靠对方失控自认或失误漏嘴取胜,这在现实的法庭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谈不上是真正的诉讼技巧。而且,警察和法医不是吃干饭的。就算有被告人自认,但汽车强力撞击造成的后脑创口,与直接把脑袋摁在钉子上造成的创口,肯定有很大差别。即使林泰承认杀人,与尸检报告和现场情况不符,一样不能定罪。

  

  这部电影最严重的硬伤,就是律政剧或推理剧的生命线:逻辑。本片有几处情节,逻辑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例如:林泰为什么要把伪造的视频给律师,他如何算到女律师倒贴200多万,也要把这个视频给检察官?让人直接发给检察官,岂不是更便捷有效?童检如何鬼使神差到了伪造的现场?

  

  当然,从外行的角度看,这还是部有诚意的电影,导演、摄影都很用心,演员也非常用力,如果能在结构、逻辑和专业上下更大功夫,或许会成为中国法庭电影的开山之作。最后,余男的招牌表情,常常让人出戏到《敢死队2》,疑心她会突然一把扯下西装,掏出两挺AK47,闹法场劫囚车去。

回答2:

这是我在豆瓣找的 你以后要是想找影评的话你就上豆瓣找去 都是影人们看完电影写的

就在不久前的中秋节档期,是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唱主角的天下。在这些电影中,有一部相对低调的《全民目击》,而且还是内地观众不太感兴趣的法庭片成为了中秋档期的票房冠军,并且在国庆档期大制作如云的阶段仍然停留在票房榜前十强中,截止目前收获了1.7票房,足可见该片的长线生命力。而这部法庭戏吸引观众不仅仅是郭富城、孙红雷等一线明星,还有曲折离奇、勾人心弦、不亚于一流推理悬疑电影的剧情,这些都是本片卖座的本源。这样一来,就不得不关注一下电影的编剧兼导演——非行,几乎是一夜之间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新锐导演。
  

  导演小传
  

   非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是陌生的,有必要普及一下。
  

   非行是学音乐得出身,科班毕业,虽然与现在的行业同属文艺,但音乐与电影编导基本属于超级大跨行了。非行没有上过任何编导课程,写故事只是一个兴趣,当年在香港厮混的时候阅尽卖座港片,并尝试自己写剧本。
  
  
  
   非行偏爱犯罪题材的作品,自己笔下的作品也大多是一些悬疑推理题材。但在国内的审查制度下,这种题材是非常敏感,很容易遭遇审查难关。果不其然,他的第一个本子是当时他的公司(深圳先科娱乐公司)买下的一本小说改编权,公司全权交给他改编剧本,剧本成型后自己很满意,但当时电检制度让这个剧本无法通过审批。剧本被易手,后来这部电影上映了,名字叫做《天下无贼》。
  
  
  
   自己首个剧本被砍让非行倍受打击,自己第二个剧本《守望者:罪恶迷途》也因此搁浅下来。为此他转投电视剧行业,当时在国内影视圈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往往电视剧在审查方面相对宽松。他写了几部剧集本子,处女作《暴风法庭》就卖了一个不错的价钱,后来包括《真相背后》《亡命天涯》让他在编剧领域打出一片天下。
  
  
  
   非行最终回到电影圈全得益于电检审查比起曾经放宽了一些,让他再次有了编剧电影的机会,并且自己执导自己的本子,用他的话来说,别人执导放心不下,怕糟蹋了自己的好点子。于是就有了《守望者:罪恶迷途》的技惊四座,《全面目击》全民叫好狂收票房的成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非行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剧本审查不过关,他宁可被砍掉转投电视剧行业,也不会做出妥协,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他的剧本讲究丝丝入扣、前后呼应,90分钟的片长中每个人物、每个细节、每句台词,都经过深思熟虑,没有半点多余之处。
  
  
  
   他也是一个大胆的人,他的两部作品,一部是惊悚片,另一部是法庭片,前者是国产电影中的一本糊涂账,烂片成堆,后者又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大,很少有导演敢碰这个题材。而且他的个人风格强烈,两部电影都采用循环叙事的方式,先说结果,再提起因。这种方式在国内影视圈中几乎没有,因为导演们大都采用常规叙事,避免稀奇古怪的讲故事方式以对观众造成理解上的缺失。但非行的电影,不但用鲜见的叙事方式,而且涉足惊悚、法庭两大雷区,广受好评,后者甚至创下了国产法庭题材作品的票房纪录。不难看出,非行在犯罪故事上很具有天赋,而他的胆识和坚持让他的天赋最终得到观众认可。
  
  

  《守望者:罪恶迷途》:秉烛问路中国惊悚
  

   惊悚片是片商们很爱、导演很怕的类型,因为惊悚片回报率很高,但在国内审查制度和经验稀缺的情况下,国产惊悚片的口碑不是一般的低,几乎没有知名导演给自己头上扣个屎盆,也几乎沦为了新导演练手的工具。非行的电影处女作《守望者:罪恶迷途》咋一看与很多新导演拍的恐怖烂片别无二致,但效果却天壤之别。
  
  
  
   《天下无贼》被毙之时,《守望者》的本子已经出来了,“明白事儿了”的非行把这个本子暂时搁置下来,在影视圈浸染之中不断摸索着审查的边缘地带,不断修改剧本,这一改就是十年。非行谈到自己的处女作时认为,首先国内导演们要尊重审查的现实,也要想尽一切办法突破这个瓶颈,《守望者》内容是犯罪,但主题是劝人向善,当一种恶行展示出来,可以用善良来结束它。
  

   这部电影一个故事被分割为三段,而且如《记忆碎片》那样逆向时间顺序。电影故事层层剥离,逆向递推,每一个部分推敲出前一部分的起因,虽说不免有些急转弯多万衔接问题,但仍能清晰地阐述了人物犯罪动机,也借用结构方面的优势,通过细节和对白暗示人物内心变化,最终呈现出一个不算复杂,但非常精彩的故事,这就是非行的长项,哪怕故事不新鲜,在结构方面做文章,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守望者》最终票房三千多万,对于明星很多,中等成本的本片来说,票房不算成功,但收获的口碑却让人欣慰,要知道想让观众买一部国产惊悚片的帐是多么的困难,非行做到了这一点,让本片成为众多国产惊悚片中非常突出的一部,他的才华也引发了片商的注意,也就有了这部《全民目击》
  

  《全民目击》:法庭戏拍案惊奇
  

   非行对于法庭戏来说并不陌生,首先犯罪与法律不可分割,一旦要涉及到杀人,必将牵扯到法律。其次非行当年在电视剧领域中编的几个本子也都与法庭戏有关,对此轻车熟路。
  
  
  
   但电视剧不同于电影,要想在90分钟内完整的展现一个复杂的案件并不容易。为此非行在写《全民目击》剧本的时候,洋洋洒洒的写了六万字,是一般电影剧本的两倍,将片中每个人物的背景,动机阐述的淋漓尽致。这部电影的叙事有点像《罗生门》,从不同人物入手,每个人物的案件的影响各有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不同。而且非行再次使用惯用的逆向推理的结构,先讲案件的结局,在回溯到起点,从当事人眼中带出人物对案件的影响。每当一场推理以揪出“凶手”结束时,下一段立刻换了故事的主角,从另一个角度情节展开,推翻了前面部分的结论。这种结构上面说过了,很抓人心,让整体显得扑朔迷离。
  

   电影的结局借用了流传在当地的一个神话传说,切合本片的主题。透出了些许怜悯之色,丰富了剧情内涵。同时本片也具备了所有法庭戏和重要案件中的一切元素,舆论压力、法庭辩论、人物背后的故事、法中与法外情,这些元素增加了电影的张力,让片中案件在一步步剥离真相的同时,让观众体会到法庭题材电影的魅力。
  

   《全民目击》最终票房大卖,1.7亿在国内很多动辄4、5亿的大片前面相对算不了什么,而且《全民目击》与国外同类题材相比也不算出类拔萃,看惯了美系、日系推理、法庭片的朋友也许会觉得本片中规中矩。但本片以如此的题材收获了这样的成绩才是值得关注、也是最有意义的地方。在国产电影以纯粹的娱乐为消费的市场上,《全民目击》的出现打破了以往青春片、古装片等垄断的局面,为国产电影类型化进程增添了选择。况且这是一部不但有着高超娱乐性,同时也具备深度灵魂的电影,正是国产电影产业化中所需要的那种类型。
  

   不要忘了非行导演,说了这么多,也不是一味的吹捧,非行编剧见长,导演功力还有待加强,但这名导演以如此的题材获得市场的认可,说明其过人之处。他也是国产电影中急需的那种导演。或许在不久之后,这个名字也会变得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