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下面皇帝是谁?

2024-12-16 18:26:5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

(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为政举措

雍正帝在中国历史上是少有勤于政务的皇帝之一,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1、加强专治

军机处:雍正八年,为了应对西北军情,成立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对准噶尔部用兵的军务。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主要是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以及皇亲国戚中指定担任。而军机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皇帝的旨意,草拟文书。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之后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密折制:雍正还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

清除兄弟:雍正二年四月,明诏训饬康熙帝皇八子,令王公大臣察其善恶;削康熙帝皇十子爵永远拘禁之;十二月,康熙帝前废太子死。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八子罪状;四年正月除宗籍,易名“阿其那”(满语骂人的话,意义众说纷纭,有“驮负罪过”、“驱赶犬只”、“冷冻的鱼”等众说),九月死。

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帝皇九子罪状,八月革爵;四年五月改名“塞思黑”(意为“颤抖”,也有人说是“刺伤人的野猪”),八月死]。

雍正三年二月,谕示康熙皇十子胤誐罪状。雍正二年七月,命同母弟、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守陵;三年二月,谕示其罪状,十二月降爵;四年五月禁锢。雍正六年六月,康熙皇三子胤祉因罪降爵;八年二月复亲王爵,五月因康熙皇十三子之丧时“迟到早散,面无戚容”而削爵拘禁。

1、整顿吏治

康熙帝在位晚年,对下属过度宽纵,导致大清吏治腐败,官风松懈。雍正登基后第一项任务就是整顿吏治。在给总督的上谕中说:“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曰‘名实兼收’,不知所谓名实者果何谓也”,登极一周年时又说到:“朕缵承丕基,时刻以吏治兵民为念”。

在整饬吏治的同时又打击朋党势力,他看到朋党之间各抒政见,妄议朝政,扰乱君父视听,妨碍坚持既定的政策,认为“朋党最为恶习”,因此宣称“将唐宋元明积染之习尽行洗涤”,“务期振数百年颓风,以端治化之本”。

3、秘密立储

改善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在位时不公开宣布太子,而将写有继承人名单的一式两份诏书分别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和皇帝身边,待皇帝去世后,宣诏大臣共同拆启传位诏书,确立新君。这样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

4、用人方法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尧和隆科多。隆科多为吏部尚书、步军统领,兼理藩院,赐太子太保衔,被雍正尊称为“舅舅”。显赫异常,但未过几年,即被雍正整肃。雍正三年七月削隆科多太保衔;四年正月削职;五年十月廷臣上四十二罪款,下狱,永远禁锢;七年六月,死于禁所。

其较为宠信的四位臣工:李卫(江苏人)、田文镜(福建人)、张廷玉(安徽人)、鄂尔泰;李卫和张廷玉为汉人,田文镜为汉军的旗人,以民族分,汉族占了四分之三,足见雍正确实了解也重用汉人。

雍正四年十二月,河南、陕西、四川均摊丁银入地并征;谢济世劾田文镜,被褫职,发赴阿尔泰军前效力,陆生柟亦以党援同时遭遣。


4、军事

年羹尧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

雍正元年三月,封年羹尧三等公;四月命康熙皇十四子留护康熙帝遗体;五月,生母仁寿皇太后死;八月,密封立四子弘历之上谕于正大光明匾后;十月授年羹尧抚远大将军。

雍正二年三月,平定青海,进年羹尧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雍正三年三月,下诏斥责年羹尧,四月调为杭州将军,六月削太保衔,七月黜为闲散旗员,十二月廷臣上九十二罪款,赐死,斩其子年富。

5、经济

在税制上推动“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等。

6、文化

雍正兴起文字狱以打击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人势力(汪景祺案和钱名世案)。雍正三年十一月,年贵妃死;十二月斩《西征随笔》作者汪景祺。雍正四年三月,钱名世以曾投诗年羹尧获罪,雍正亲书“名教罪人”悬其家门,又命文臣作诗文刺恶他。。

对于隆、年的死因,有人指出是由于年、隆位重之后过于骄奢、行为不检,加上结党营私,触犯了皇权的大忌,为雍正所不容。

但雍正早年过于宠信放纵,随后又残酷打击,被史学家所批评。另有人与雍正得位传说联系起来,认为隆、年参与此事,知道太多而被“兔死狗烹”。雍正四年九月,查嗣庭以谤讪下狱,五年五月死,戮尸。

7、民族

废除西南少数民族原本的土司制度,改用朝廷分发的流官,史称“改土归流”,派遣官吏统治,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及同化。雍正七年九月,颁行《大义觉迷录》。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批判“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的说法,严防汉族士大夫阶层离心。

雍正五年,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控制。

8、外交

严厉禁止天主教传教

与俄国订定《恰克图条约》

海禁问题上,开始严格执行海禁,后来考虑到闽地百姓生计困难,同意适当开禁;雍正二年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但对外洋回来的人民仍有戒心。雍正严禁中国商人出海经商,海设置各种障碍,并说道"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

在沿海各省的要求下,虽放宽海禁,但仍加以限制盘剥。尤其对久住外国的华侨商贩和劳工,“逾期不归,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不许其复回内地”。

扩展资料:

评价

英国历史学者史景迁认为:雍正的父亲康熙为政宽松,执政末期受储立之争所扰且出现典型长寿帝王的统治能力退化现象。

雍正即位之初的满清实已浮现官僚组织膨大腐败、农民生活水准恶化的危机;由于雍正即位时正处于政治历练、精神与人格上的成熟阶段(45岁),因此得以精准的分析问题并有魄力的作出应对。

他的改革同时包含力行整顿与和现实的妥协(如火耗归公与养廉银)。虽然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雍正未能了解与解决明清两代作为内敛式王朝的根本问题,但满清得以建立起一套继续运行百年以上仍大致有效的统治体制,而未沦为“立国百年而亡”的异族王朝,此当归功于雍正一朝的改革。

中国学者钱穆认为:雍正帝是有名的专制,他私派的特务人员监视全国各地地方长官一切活动,许多地方官的私生活,连家里的琐事都瞒不过他,虽然雍正帝精明,但仍是独裁的本质。

此外,雍正帝在平定外患之后,唯恐国内发生政变,于是使计把功高权重的大臣统统清除。他把过去与其争位的两个兄弟——胤禩、胤禟以种种罪名逮捕拘禁,并将为他策划取得帝位的人处死,比如年羹尧和隆科多。

个人信仰

雍正帝笃信佛教,热衷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与密宗的章嘉活佛交往密切;雍正也研究禅宗,精通《金刚经》,并著作佛学书籍数部,为章嘉活佛认可其参透三关,成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位自认为已觉悟的皇帝。

雍正帝也喜欢道教,常常服食道士的金丹。雍正元年重申禁止天主教,史称雍正禁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

回答2:

  康熙下面皇帝是雍正。
  雍正是清朝第三位皇帝胤禛的年号,因为雍正帝之前曾被封雍亲王,即位后采用雍正一词,除取其名“禛”之谐音外,亦有正统、名正的意思。以辟民间夺位的谣言。雍正十三年八月清高宗即位沿用。

  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师从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45岁。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

回答3:

康熙下面的皇帝是雍正,
雍正在位13年,期间革除了康熙末年的弊政,并且还整顿吏治,为乾隆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回答4:

雍正
康熙第四子,养于皇后处,生母后晋德妃位。

回答5:

雍正 康熙是乾隆的爷爷,乾隆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他爸是雍正,雍正他爸是乾隆,康熙的儿子是雍正,雍正的儿子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