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建国家的分裂
南朝
蜀
221-263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宋
421-
梁
陈
-589
齐
隋朝
北朝
吴
222-280
魏
220-265
2.民族大融合
(1)三国时: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和睦政策。
(2)西晋时: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大举内迁。
(3)十六国时:北方各族建立政权,相互攻伐。
(4)东晋南朝时:各族共同开发江南,加强联系。
(5)北魏时: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魏国兴修水利工程,马钧发明翻车。
(2)蜀国重视维护都江堰,蜀锦闻名。
(3)吴国造船业发达,海上交通贸易发展。
(4)西晋时,统治阶级内部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刘宋时注意发展生产。
(6)十六国时,北方农业生产破坏严重。
(7)北魏时,实行均田制,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发展。
二.学法指导
1.这一时期,线索纵横交错,要抓住这些线索(尤其是基本线索,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规律。通过抓士族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线索,认识士族制度衰落的必然性,从而培养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通过抓北方战乱和统一交替出现这一局面的线索,认识经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通过抓北方五次统一(曹魏、西晋、前秦、北魏、北周)这条线索,认识统一的曲折性、必
然性。通过抓江南经济发展这一线索,认识政治稳定、先进的生产技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2.关于分裂的成因、危害,纵观中国古代史,可以归纳概括以下几点规律性内容:如成因: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央集权不力,地方势力膨胀,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社会经济不够发达,民族融合不够强等。危害: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国弱民穷等。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分裂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3.这一时期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比较典型、显著,我们应站在整个中华民族这一高度去审视评析有关民族大家庭的问题。大汉族主义不可取,过分关注某—少数民族的兴衰演变也失之于片面。
三.阶段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政治上,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的对峙,形成了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以及民族政权的封建割据的政治分裂局面;经济上,南方的相对稳定和北方的割据混战带来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北方破坏、恢复波浪式发展的特点,南北经济差距开始缩小;民族关系上,民族战争、交往、迁徙、改革,促使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文化上,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文化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南北政治、经济的差异又使南北方文化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四.基础导学
三国鼎立局面实际上是东汉末年封建军阀割据的继续和发展。随着三国实力均势的打破,三国归于西晋。西晋实行民族压迫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为匈奴所灭。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出现了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彼此攻战的局面。随着南北经济的发展,民族融合的加强,局部统一的出现和稳定,士族制度的衰落,在经历了南朝、北朝的政权频繁更迭后,统一的条件日趋成熟,最
终由隋完成了统一。
三国时期,三国都注重发展经济,北方经济开始恢复,南方(西南、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南方的农业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展,使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为隋的
统一提供了条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国家的分裂、民族政权的更迭,各民族的接触更加频繁,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融合成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这—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士族制度形成、衰落,江南地区开发,封建方式向边地扩展,佛教盛行。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里出现一些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反映南北经济发展的有祖冲之的圆周率、《缀术》,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反映北方战乱的有《大兰辞》;反映土族制度腐朽的有陶渊明的诗;反映佛教盛行的有南方佛寺、范缜思想等。
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政治上,从三国鼎立到南北朝的对峙,形成了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以及民族政权的封建割据的政治分裂局面;经济上,南方的相对稳定和北方的割据混战带来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北方破坏、恢复波浪式发展的特点,南北经济差距开始缩小;民族关系上,民族战争、交往、迁徙、改革,促使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形成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文化上,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文化进一步发展,并取得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南北政治、经济的差异又使南北方文化呈现了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