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首个苏维埃政权——海陆丰苏维埃,首个城市苏维埃政权——广州苏维埃,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2、东江革命根据地:陆续建立了海陆惠紫、梅埔丰、五兴龙、潮普惠、蕉平寻、饶和埔诏等苏区,形成为东江革命根据地,成为广东主要的革命根据地。
3、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首先在东江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沦陷区发展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以后逐步扩大到东江下游和其它地区。先后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韩江、梅埔)、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抗日武装,统称华南抗日纵队(包括琼崖纵队)。
4、解放战争时期,广东党组织先后建立了粤赣湘边区、闽粤赣边区、粤中、粤桂湘边区、粤桂边区党委或工委及其领导下的六块游击根据地和武装队伍。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粤桂湘边纵队等队伍。
扩展资料
革命老区的作用:在战争年代,老区人民养育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提供了坚持长期斗争的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壮大革命力量,取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极大贡献。
革命老区是新中国的摇篮,今天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牢固基石。老区是充满荣誉的,老区的革命传统和历史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光辉业绩将载入史册,彪炳史册,永放光芒。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4月至1928年4月,广东创立首个革命根据地——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范围包括海丰县、陆丰县以及惠阳县、紫金县的部分地区;后期还包括与海丰、陆丰毗邻的普宁、潮阳、惠来、五华等县的一小部分地区。之后,广东又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该根据地由9块边区县的根据地组成,即海(丰)陆(丰)惠(阳)紫(金);揭(阳)丰(顺)五(华)(即八乡山);潮(阳)普(宁)惠(来)(即大南山);五(华)兴(宁)龙(川);梅(县)大(埔)丰(顺);蕉(岭)平(远)寻(乌);潮(安)澄(海)饶(平)(南)澳(即凤凰山苏区);饶(平)平(和)大(埔)诏(安);陆(丰)惠(来)等苏区,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约占东江地区面积的一半。1928年以后,广东的革命斗争从平原转移到山区。海陆惠紫边区,五丰梅边区,潮普惠边区,饶埔边区等,成为广东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丰顺的九龙嶂、八乡山,普宁的大南山,潮安的凤凰山,南雄的油山等成为当时革命领导机关的活动中心。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抗日武装,统称华南抗日纵队 (包括琼崖纵队)。先后建立起东江地区的大岭山、阳台山、罗浮山、港九和粤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五桂山以及南路、中区、潮汕等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
解放战争时期,广东先后建立了粤赣湘边区、闽粤赣边区、粤中、粤桂湘边区、粤桂边区党委或工委及其领导下的六块游击根据地。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纵队、闽粤赣边纵队、粤桂边纵队、粤中纵队、粤桂湘边纵队等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并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在全省范围内数次开展评划革命老区的工作。全省共评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区村庄(自然村)50800个,总人口2400多万,分布于全省121个市、县、区。老区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约四分之一。
全省属于一类老区的有7个县(市、区):汕尾市的城区、海丰、陆河、陆丰(市)、化州(市)、揭西、普宁(市)。
2009年以来,广东省的大埔县、南雄市、饶平县,先后被中央党史研究室确定为中央苏区县。
广东省革命老区有:海丰和陆丰,还有东江游击队根据地东莞石碣
汕尾海丰 陆丰